年初,当我们沉静在跨年的欢乐中时,30岁的钟先生却因为进食时感恶心住进了中国科医院(医院)内镜科。
半年前进食有哽咽感
没有引起重视
其实早在年5月,钟先生在进食南瓜饼时就有哽咽感,但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知不觉,半年过去,直到11月下旬,钟先生因进食时感到恶心,哽咽感加重。
这时候,他感到有些恐慌:是不是情况不太妙?医院就诊,胃镜下显示:食管距门齿22cm-25cm黏膜球状隆起明显,表面光滑,建议做个超声胃镜进行进一步检查。
患者打听到,医院内镜科王实主任曾顺利开展过多例内镜下治疗食管肿瘤手术,于是慕名而来。
平滑肌瘤长成网球大
紧邻胸主动脉
王实主任为患者安排了胸部增强CT和超声胃镜检查。钟先生做了胸部增强CT和超声胃镜的检查后,证实了食管黏膜下病变,食管距门齿22cm-25cm近1/3周见纵行黏膜下隆起,表面黏膜覆盖完整。源自固有肌层,边界清晰,病变紧贴胸主动脉。
内镜图片可能引起不适(点击后查看)▼
食管距门齿22cm-25cm近1/3周见纵行黏膜下隆起,表面黏膜覆盖完整
超声内镜提示:食管见低回声影,病变紧贴胸主动脉▼王实主任会诊后安慰患者不必紧张,看检查的情况,考虑食管肿瘤为平滑肌瘤可能性大,但食管肿瘤巨大,而且紧邻胸主动脉,如果按照传统的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创口较大,恢复时间长,经济费用较高。
技高人胆大
王实主任团队为患者内镜下摘除
内镜下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但是具体到钟先生的手术,却也有着不小的难度,因为他的肿瘤巨大,已经压迫食管,管腔狭窄,留有的操作空间较小,非常考验医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王实主任与内镜科拥有多年治疗经验的俞江平主治医师和阮荣蔚主治医师反复讨论和患者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开展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Excision,ESE)。
内镜图片可能引起不适(点击后查看)▼
在食管距门齿22cm切开黏膜
内镜图片可能引起不适(点击后查看)▼
在食管距门齿22cm-25cm挖除肿瘤
内镜图片可能引起不适(点击后查看)▼
术后用结扎夹封闭创面
图片可能引起不适(点击后查看)▼
术后完整挖除的肿瘤标本
王实主任团队顺利将黏膜切开,剥离肿瘤,封闭创面等操作,将整个肿瘤完整剥离下来,肿瘤成椭圆形,肿瘤大小约5.2cm×2.8cm。整个手术仅仅用时3小时。
术后,患者进食哽咽感明显缓解,恶心感消失,在病区团队的精心护理下,住院五天后出院。术后标本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平滑肌瘤。
患者出院时心情非常激动,握着王实主任的手说:“太感谢你们了,这么大的肿瘤,通过一根胃镜就切下来了。为你们精湛的技术,体贴的服务点赞,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什么是食管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是食管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全部食管良性肿瘤的70%,男性与女性发病率比例约为:2:1。
食管平滑肌瘤生长缓慢,初期患者往往不重视,直至出现进食哽噎或胸骨后痛等症状才就诊。
近年来,随着胃镜筛查的普及,该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但该病因病灶位于黏膜下,普通胃镜检查难以与其他黏膜下病变相鉴别,容易误诊,超声内镜检查为该病的准确诊疗提供了最可靠的方法。
延伸阅读中国科医院内镜科王实主任团队开展内镜筛查和微创治疗如火如荼,包括:消化道早癌的内镜精查,在省内外赢得金口碑。
随着早癌筛查项目的开展,每年吸引了大量省内外进修医生,每年常规开展消化内镜ESD手术多例,且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现场视频演示。
内镜科常规开展超声内镜检查术(EUS)、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经济花费小等优势,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福音。
供稿医院内镜科刘元顺监制医院宣传统战部编辑李亚洲「有用就请转发吧」
喜欢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