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孙子吃红枣
62岁的王阿姨也顺手吃了一个
哪知误吞了枣核
导致食道穿孔,差点没命!!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4月13日晚上,62岁的王阿姨吃了个红枣,一不小心枣核忘了吐出,直接卡在食道口。慌了神的王阿姨不知该怎么处理,听家人的建议,赶紧喝汤、吞韭菜等土办法想把枣核硬塞下去。结果,枣核没有任何松动,下不去,也吐不出。
第二天,王阿姨的喉咙就开始出现疼痛,王阿姨及家人都认为是枣核已经离开喉咙,喉咙肿痛是因为前一晚吞枣核时划伤喉咙导致的。
这一拖就是5天。。
这五天,她都只能喝米汤度日,什么东西都咽不下去。等到第五天时,王阿姨的喉咙肿得连水都吞不下了,还伴有高烧不退等症状。孩子实在看不下去,带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兆阅接诊时,王阿姨的脖子外面已经又红又肿,颈根部的皮肤、胸骨中间正上方甚至有一块3*3厘米左右的脓肿,约鹌鹑蛋大。CT结果显示,枣核两头尖尖的,呈横向插在咽食管的交界处,枣核两端都已导致食道穿孔,穿孔处周边都是脓肿,再不处理,有生命危险。
更糟糕的是,王阿姨此时还不相信自己的病情这么严重,她跟陈兆阅医生要求↓↓
王阿姨
你点滴点滴就好了嘛,哪里需要什么手术治疗。
枣核卡喉,医院!因为枣核需要在食道镜下取出,王阿姨转到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接诊的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刘存山说,按理王阿姨的病情本该不会这么严重,是因为想要把枣核咽下去就硬吞东西导致病情加重。而且,像这样拖了5天才来就医的,更是少见。“年医院就诊,扛得住的,一般医院就诊。”他说。
王阿姨的病情很严重,食道两侧都被枣核扎穿了,周边感染严重,入院时血压低到70/40mmhg,还发烧到41度,已经出现感染性休克的症状,随时都有生命有危险。
在进行紧急升压、抗感染治疗后,刘存山第二天给王阿姨取出枣核,并引流出食道两侧被扎破处的七八毫升脓水。幸运的是,还好没有造成胸部纵膈感染,否则周边大血管多,细菌一旦感染,很容易导致败血症。
病情已经控制住了的王阿姨,近日就能出院。
陈兆阅说,由于枣核两头尖,好在王阿姨的枣核卡在食道第一个狭窄处,周围没有大血管,如果卡在往下一点第二狭窄处,那就麻烦大了。他解释,人体的食管第二狭窄处紧临主动脉弓,是人体最粗的血管之一。卡在此处的异物一旦刺破主动脉弓,容易引发大出血导致死亡。这也是食道异物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实不止是枣核
海蛎煎、鸭肉、粽子、鱼……
这些餐桌上常见的美食都可能夺命!
1海蛎壳割破食管,菜渣全漏了年2月,因为没清理干净的海蛎壳躲在海蛎煎里,同安的陈大妈被割破了食管,吃下的食物都漏进胸腔导致脓胸。
厦门市呼吸病院利用内科胸腔镜取出了菜渣,现场让医生都惊呆了:“胸腔里到处是四季豆、高丽菜、黑木耳、红萝卜、肉等食物残渣!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这是该院接诊到的异物卡喉病情最严重的患者。
2鸭骨划破食道,老人病危去年7月20日,漳州云霄60多岁的老朱吃鸭肉时不慎将骨头咽入,划破了食道。他只吃了点消炎药,医院检查。过了几天后,病症开始显露出来,老朱身体崩溃了,医生一度下了病危通知书。8月,家人将老医院,做了手术,他的病情才有所好转。
3吃粽子黏掉假牙误吞去年6月8日,77岁的青岛市民崔大爷一边吃着女儿包的粽子,一边和她唠起了家常。突然,崔大爷咬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他以为是粽子里的大枣,就一口吞了下去。吃完粽子以后,崔大爷才忽然反应过来,他吞下去的东西可能是假牙!
崔大爷用手一摸,嘴里的假牙已经没了。老人觉得胸口一阵火辣辣的感觉,医院就诊,万幸经过医生救治,没有发生严重后果。
4鱼刺卡喉咙却拖延就医去世去年7月,成都女子罗岚吃鱼时被卡了一下,但她觉得没啥大问题,猛吃了几口饭,就觉得没事了。随后三天,她感到吞咽困难,后来突发高烧,医院。
“烧到超过41℃,还有一次连温度计都测不出来了。”医生回忆,手术时打开胸腔,罗女士整个腔内都是脓液。“食管戳破后,食物残渣流入腹腔,造成腹腔及纵膈感染。”医生表示,他们通过手术清除了腹腔内的脓液,用上消炎药,但因罗女士拖了三天才来就医,错过治疗最佳时机,最终不幸去世。
鱼刺卡喉厦门很常见
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骆献阳介绍,南方吃枣少,该科每年大约接诊不到十例的枣核卡喉的患者。厦门靠海,最常见的是鱼刺卡喉,一年能接诊近六十例,穿破食道的该院就能接诊十几例。市呼吸病院每年也能接到五六十例鱼刺卡喉的患者。鱼刺卡喉和枣核相似,也是两头尖尖,且更细更容易扎破食道。最严重的甚至有因鱼刺刺破血管导致生命垂危的,“一旦刺破血管导致大出血,很多时候都来不及就诊了。”骆献阳说。
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刘存山提醒,食管异物最常见的是在食管入口、主动脉弓、膈肌食管裂孔三个部位。最常见的并发症有食管穿孔、食管气管瘘和呼吸困难(因异物压迫食管后面的气管所致)。而风险最大的是主动脉弓,一旦破损就会造成大出血。而在老人当中最常见的食管异物是在食管入口处。
这主要是因为老人咀嚼功能差、口内感觉欠灵敏造成。老人因为身体各项机能的衰退,包括牙齿也出现了松动、脱落,咀嚼不充分,容易把整块食物(如肉块)囫囵吞下,堵塞食管。另外,一些老人因为患有痴呆症、抑郁症,大脑功能衰退,吞咽动作不协调,进食时也易将异物误咽。
为此,他提醒广大市民,避免食管异物,首先不要狼吞虎咽,尤其是在食用带壳、带骨及有核的食物。在给老人食用的食品中,尽可能地去骨去核,进食时不要讲话说笑,食物要尽量煮熟,不要生食。
还有,如不慎发生食管被尖锐异物卡住,千万不要强行用吞食饭菜来咽下异物。多喝水、吃馒头、咳嗽、拍背等方法并不利于尖锐性的异物排出,因为异物卡在咽喉部位危险性相对较低,医生通过鼻咽喉镜或食管镜就可取出,异物一旦被推向食道、主动脉等更深部位,就增加了危险性和治疗难度。如果异物刺破主动脉,则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应尽快就医。
来源:医鹭安康、厦门日报北京最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