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日期:年03月27日。
主诉:活动后胸闷、胸痛10年,加重10天。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心前区憋闷、疼痛,呈针刺样疼痛,无放射痛。休息可缓解,劳累加重。医院就诊,怀疑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后(具体不详),症状缓解,此后10年间未正规治疗。近半年症状逐渐加重,查心电图: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左房增大,左右室舒张功能减低,肺动脉高压(轻度),CDFI:二尖瓣返流(少量),三尖瓣返流(少量),主动脉瓣返流(少量)。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入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体力较差,食欲较差,大小便正常。
危险因素:高血压20年,最高达/mmHg。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史20年,服用倍他乐克等降压药,血压控制不详;医院行胆结石摘除术;对磺胺类药物过敏。
个人史:生于甘肃省酒泉市,久居本地,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史,配偶、子女均健在。
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80mmHg。慢性面容,表情痛苦,自动体位,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较差,查体合作。未见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肺双侧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听诊心率76次/分,律齐,未闻及早搏,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实验室检查:.10pg/ml;GLU7.1mmol/L,K+3.3mmol/L,Na+.2mmol/L;WBC4.35×/L,N69.7%,HGBg/L;CK,CK-MB,cTnI正常。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V3~V6ST段下移≥0.01mV,T波倒置,Ⅲ导联QS型;心肌供血不足。
彩超诊断报告显示:EF:66%,1、升主动脉内径正常,管壁回声增强;余心腔大小及大血管内径未见异常。2、室壁运动分析:左室各壁及室间隔各节段室壁厚度正常,运动幅度未见异常。3、各瓣膜厚度、弹性、开放幅度未见异常。彩色血流示:二尖瓣返流长度2.1cm。
初步诊断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女性,慢性病程;2、主因活动后胸闷、胸痛10年,加重半年入院,既往曾有疑似心肌梗死病史;3、既往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史20余年;4、查体及辅助检查:脉搏76次/分,血压/80mmHg。心电图: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V3~V6ST段下移≥0.01mV,T波倒置,Ⅲ导联QS型;心肌供血不足。心脏超声:EF66%,左室前壁搏幅减低,余各壁及室间隔各节段室壁厚度正常。
病症: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Ⅱ级;2、高血压2级,很高危组。
危险评估:1、缺血评分:GRACE评分DeathorMI分,Risk11%;2、出血评分:26分5.5%。
给药情况:阿司匹林肠溶片mg负荷量;替格瑞洛mg负荷量,之后90mgbid;贝那普利10mgqd;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qd。
冠脉造影造影时间:年03月27日。
造影前用药:造影前给予肝素0单位,造影中追加肝素单位。
造影结果(一):前降支近段%闭塞,远端血流TIMI0级;旋支近段80%狭窄,TIMI血流3级。
造影结果(二):右冠远段30%~40%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向前降支提供侧支循环。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本病例行冠脉造影发现:左主干末段狭窄30%~40%;前降支近段%闭塞,远端血流TIMI0级,伴弥漫钙化;旋支近段80%狭窄,旋支中段90%狭窄,OM1开口80%狭窄,TIMI血流3级;右冠远段30%~40%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向前降支提供侧支循环。造影后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择期做介入治疗。Syntax评分:33分。
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年3月27日。
术中用药:术中追加肝素单位。
手术过程(一):FielderXT导丝在微导管支撑下至前降支中段,无法进入真腔。
手术过程(二):采用平行导丝技术,送入第二根ConquestPro导丝尝试进入前降支,仍无法进入真腔。
手术过程(三):逆向微导管造影选择侧支。
手术过程(四):逆向导丝技术——逆向Sion导丝在微导管支撑下进入LAD近段。
手术过程(五):逆向导丝技术——逆向Sion导丝进入前向Guiding。
手术过程(六):改良Rendezvous技术——锚定逆向微导管,前向导丝进入MG,送入前降支远段。
手术过程(七):选用2.0×20mmMaverick球囊进行预扩张;植入2.5×33mmFirebird2支架。
手术过程(八):选用2.0×20mmMaverick球囊进行LCX病变预扩张;Mini-Crush技术---首先在LCX植入2.5×29mmFirebird2支架。
手术过程(九):Mini-Crush技术——LM-LAD植入3.5×33mmFirebird2支架。
手术过程(十):最后LM分叉处对吻扩张。
手术总结术前病变部位造影图:
术后病变部位造影图:
PCI术后及随访术后给药:阿司匹林肠溶片mgqd;替格瑞洛90mgbid;贝那普利10mgqd;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qd。
随访结果: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EF68%,余心腔大小及大血管内径未见异常。随访至今患者无胸痛、胸闷等症状,活动后无气促,无不良事件发生。
病例总结病例特点及应对策略:该患者病变复杂、合并LAD-CTO病变,开通之后又涉及LCX及左主干分叉病变:1、患者存在LAD-CTO病变及LM、LCX病变,属高危患者,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谨慎评估后进行PCI治疗。治疗过程涉及多种复杂冠脉技术。2、LAD慢性闭塞病变的开通:首先选择CTO的正向开通技术,平行导丝技术反复尝试,正向开通失败,遂改为逆向开通途径,通过逆向导丝与正向导丝对吻技术,最终成功开通LAD-CTO病变。3、LAD开通之后,又面临左主干分叉病变的处理,结合LM分叉解剖学特点,及血管直径大小,采用Mini-Crush技术治疗左主干分叉病变。术后血流通畅,结果满意。
该病例需要更积极抗血小板治疗的理由:该患者围术期使用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作为抗血小板药物,长期随访疗效确切:1、考虑到该患者既往有10年病史,合并长期高血压危险因素,结合心电图超声、及缺血评分与出血评分结果,给予更强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冠脉造影显示,患者病变复杂,存在CTO病变、左主干分叉病变,手术风险高,术前需强化抗血小板治疗。3、术中采用多种复杂技术开通前降支慢性闭塞,同期处理LM分叉病变,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风险高,需要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用药经验:1、替格瑞洛起效快,平均血小板抑制率超过60%,抗血小板疗效好,针对ACS患者是Ⅰa类推荐。2、此患者虽然不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但病变复杂,Syntax评分属于高危患者,需要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替格瑞洛在复杂病变围术期的应用也是中国专家共识所推荐的,从临床长期随访观察,疗效确切,不良事件率低。3、从安全性角度,患者年龄不超过80岁,出血评分属低危出血患者,围术期未出现出血并发症,未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医师介绍李妍,第四医院(医院)心内科副主任,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华医学会介入影像学组委员,全军心血管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与血管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擅长复杂危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起搏治疗、颈部及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OCT、IVUS及FFR影像学辅助的优化介入治疗。担当韩国TCTAP、CIT等多个国际型会议的主席团成员,主编副主编书籍6部。在Circulation等SCI及国家核心杂志发表专业论著50余篇。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军队指令性计划面上课题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获得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多次获CIT大会最具教育意义病例奖,CCIT国际复杂心血管病学会议郑笑莲青年先锋奖。
白癜风排名白癜风的治疗费用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