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首个医疗原创新媒体
报道中国最顶尖医疗团队
提供服务性最强就医指南
寻访中国顶尖医疗团队——
本期人物:医院心外科中心郭曦(系列报道16)
主笔:大医生兵器谱熊江雪
圆圆的娃娃脸,新潮的冲天短寸,时不时闪烁着扮酷的眼神,风一般的语速伴着一口字正腔圆的京片子,郭曦,医院介入诊疗科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向着不惑之年奔跑,却仍像邻家大男孩儿一般跳脱和顽皮。
所以,当看到这么一个貌似长不大的人,说起伤心事时那突然红了的眼眶,我竭力装作没看到,却还是忍不住心酸了。
伤心:年轻的师弟累出了脑出血
郭曦伤心,为的是他的师弟小李。
小李,33岁,医学研究生,自从两年前被郭曦遇到后,便被拉到了介入诊疗科成了郭曦的助手。小李做起事情一心一意,而科里对他的培养也很是用心,两年后基本上已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血管外科大夫了。
但是意外就在这看似一切顺利时发生了。
介入诊疗科由于人手少,所以工作非常辛苦,而小李还承担了组里大部分的科研工作,经常干到夜里十点,再碰上时间长一些的手术日就要忙到后半夜去了。
就这样,有一天,小李在家里突发脑出血,拉到医院神经内科一做CT,典型的左侧大脑半球脑出血,出血量达到ml,当时郭曦的心都凉了。
“对于老年人,大脑有点萎缩,有点沟壑,出血ml还能有疏散的地方,有可能活,但是对于年轻人,出血ml那是根本没有容量的,这下完了,孤儿寡母的。”回忆到这里时,郭曦不自在地偏了偏头,眼圈慢慢地红了。
好在手术做得很及时,小李的生命被挽救了回来。据说现在恢复得也很不错,这让一直心情感到压抑的郭曦感到了一些安慰。
郭曦的爱人劝他,你对小李的事也太悲观了,凡事总要朝好处想。郭曦说,小李家境不是太好,孩子还很小,才五岁,父亲也有病,这上有老,下有小,要是小李瘫痪在床上可怎么办。他确实是因为工作太辛苦,太可怜了。
“现在,小李自己不用人扶可以上下楼梯,左手可以和孩子下棋,思维没有问题,语言也没有问题。用比较慢的语速能清楚表达意思,也能理解别人的大部分思路。关键是心理恢复,他本来是个外科大夫,这下只能做文职了,希望他心理上能顺利过了这个坎儿。不过,我们团队真的很给力,孙立忠主任第一时间就号召心外科的同事们给小李捐款,而黄连军主任也表态全力支持,很温暖。”郭曦说。
其实,郭曦自己也患有高血压,第一次发作是在去年夏天出门诊的时候。
当时他刚处理完病人,去洗脸洗手,“猛一抬头,感觉体位改变,血压高了,头晕,天眩地转,差点摔倒,赶快让护士来测血压,/,”这数字把郭曦自己都吓了一跳,赶紧吃药降压,降压药一吃上就再没停过。“当大夫的得高血压太平常了。”
有心:压力导丝应用于肾动脉腔成形术
这一台手术是一个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肾功能不太好,伴着心功能也不太好,要对他进行肾动脉造影,观察肾动脉病变的情况,并且取出一些肾的血进行化验分析,再确定下一步的治疗,这种手术是郭曦的小组跟肾内科一直合作的一个课题。
而让郭曦感到很自豪的是另一个正在进行的课题,即压力导丝在肾动脉腔成形术的应用。压力导丝一般只在冠状动脉里应用,所以尽管国外已经有压力导丝应用在外周血管的文献和指南,但是国内尚未有这方面的报道,而郭曦的小组是全国第一批搞这种应用的。
郭曦最早的想法是把压力导丝用在颈动脉上,分析颈动脉血流灌注储备的能力,去年开始尝试,却遇到了很大阻碍。颈动脉不像冠状动脉为单一供血血管,其有丰富的侧枝灌注,灌注能力的评估并不准确,结果往往和超声结果不太一致,于是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是,郭曦灵机一动又开始考虑,既然脑血管是双侧灌注,观察结果不准确,那么把它应用于周围血管行不行呢?例如肾,它是一左一右,不管是一根肾动脉还是两根肾动脉,它都是一个单一血管,只要分析单一血管就行,就可以进一步评估患肾的血流储备能力,这个相对就准确多了。
再查查国外的文献,果然证实了这一运用是可行的,于是郭曦觉得这是一个契机,开始大胆尝试,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从去年到现在,在黄连军教授和谌贻璞教授支持下,压力导丝指导肾动脉腔内成形术已经做了近三十例,还申请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相关论文还获得了胡大一教授的北京治疗白癜风正规的多少钱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