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给孩子检查作业呢?检查了,又怕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失去自我管理能力;不检查,又担心孩子学习不自觉。有家长在后台反映此困惑。
陶子以为:关心孩子做作业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家长一定要舍得时间关心孩子的家庭作业。
小学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家长借助作业这一载体,督促孩子养成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教会孩子检查作业的方法。当孩子把好的学习方法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时,就不需要家长再辛苦地陪伴检查了。否则,过了这段时间,到了高年级,家长再想“检查”,孩子也不会给你机会来检查,即使想纠正孩子的习惯,也失去了最佳的“可塑时间”。
那家长要查什么?怎么查?有什么注意的吗?这都是有讲究的。
1
查什么?1查习惯写字、读书姿势坐姿、握笔等姿势不对,不但影响学习,更影响身体健康(视力、骨骼发育等)。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家长更要注重姿势这个小细节,一旦孩子养成习惯,就很难纠正。
专注力家长应该观察孩子孩子的专注力,是否有“橡皮综合征”的现象?是有有分心现象?是否“磨”作业?毫无时间观念呢?……如果这些现象,家长一定要足够重视。对“症”下药,尽早赶走影响“专注力”的拦路虎。
如果是孩子习惯问题,如:依赖橡皮,追求完美主义者,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提高效率上,采取先完成再修改的步骤。
如果是缺乏“时间观念”,则给孩子规定好没想作业的时间,并有一定的奖惩规定来激励鞭策孩子。
如果是生理因素,、那些根本没法自控的孩子,老师可能也会反映在学校“多动”等情况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有些孩子可能有“注意力缺陷症”,即“多动症”,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身体上的不适,家长要引起重视,而不是放之任之,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及学习。
做作业条理性有的孩子做作业毫无条理性,一会儿数学,一会儿英语,每个作业都是凭自己兴趣。每天应按照在学校里记好的“记事本”上的作业项目有条理地展开,而不是“随欲而写”,没有条理和计划性。
口头作业是否完成有的孩子包括家长认为作业主要是书面的作业,只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