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指供应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斑块增生或合并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狭窄、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根据血管受阻的程度不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跳骤停等。以往由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率不高,冠心病的诊断多是依靠临床表现推断,主观性较强,准确率不高,甚至对那些有心慌、胸闷、隐痛及/或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未做相应的检查就给病人戴上“冠心病”的帽子,给予麝香保心丸、丹参片、消心痛等药物治疗,这是极不科学的,也不符合当今循证医学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冠心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不断深入,尤其对冠心病的介入检查与治疗的进展更为突出。其中的冠状动脉造影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金指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利用血管造影剂,通过特制的心导管经皮穿刺上肢桡动脉或者下肢股动脉,沿降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
1、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病人。
2、有胸闷、胸痛症状,高度怀疑有冠心病病人。
3、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或外科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病人。
4、50岁以上需做重大手术的病人。
5、无法解释的心电图异常需排除冠心病的病人。
6、经冠脉CT检查有血管严重狭窄的病人。
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或明确冠心病,以免耽误病情,造成更大的损失。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无须开刀,在局部麻醉下仅将特殊的导管经大腿股动脉或上肢桡动脉穿刺后插至冠状动脉开口,选择性地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记录显影的过程。检查一般只需要15~30分钟,术后病人平躺12~24小时后就可下地活动,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绝大部分病人都能接受。现已逐渐成为一项较常规的检查手段。
对经过冠脉造影确诊存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病人,可根据情况施行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即所谓的PTCA治疗。
它是指在冠脉造影的基础上,将前端带有球囊的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的病变部分,加压充盈球囊将狭窄病变部位扩张。后,再在冠脉内植入支架将病变处永久撑开,从而达到改善心肌血供、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一般来讲,直接由手术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小于1%,也就是说,大约99%以上的病人可安全完成这项手术操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