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常见症状
1.学习、做事时不注意细节,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2.在学习、做事或玩的时候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7-10岁注意力集中不足20分钟,10-12岁不足25分钟,12岁以上不足30分钟)
3.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好像没在听或没听见
4.做作业或完成任务时常虎头蛇尾,不能始终按要求做事
5.很难组织好分配给他的任务或活动
6.不愿意做需要持续用脑的事情(例如家庭或课堂作业)
7.经常把学习、生活必需的东西弄丢
8.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
9.常忘记分配的任务
10.常常坐不住,手脚动作多或身体扭来扭去
11.在教室或其它需要静坐的场合经常离开座位
12.常在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中学生有主观上坐不住的感觉)
13.在休闲活动中很难保持安静
14.经常忙忙碌碌,精力充沛
15.常说话过多
16.常在问题没说完时抢答
17.很难按顺序等候
18.经常打扰别人
为什么会得儿童多动症?
本病的病因有:(1)遗传因素,其中本病80%可由遗传因素解释;(2)非遗传因素,包括:①轻微脑组织损害:包括妊娠时病毒感染、服药及早产、难产、剖腹产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脑缺氧、脑损伤等等;②微量元素缺乏;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糖代谢障碍等;③家庭心理因素:家庭环境不良及教育方法不当;④环境污染:有害物质中毒,如铅中毒,食物中防腐剂的侵害等。
多动症的预后及影响
1、青春期预后:我们对近百例平均年龄为14岁的ADHD男孩进行随访发现:近1/4的患者至青春期完全恢复正常,超过1/2的患者仍符合ADHD诊断,其中大部分还同时有行为、学习或情绪等至少一方面的问题,另外1/4的患者虽达不到多动症诊断,但仍存在至少一种行为、学习或情绪方面的问题。与正常对照相比,ADHD患者存在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学习困难、出现留级或休学以及受处分的比例均更高,而情绪障碍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别。总体而言,ADHD患者至青春期仍有更多的学业困难及行为问题,而情绪问题不突出。
2、成人期预后:我们对例平均年龄为19岁的ADHD成人进行随访发现:只有1/3的患儿至成人期恢复正常;1/2的患者仍满足ADHD诊断,其中大部分尚伴有其它精神障碍及人格障碍;另外不足1/6的人虽不满足ADHD诊断,但仍存在至少一种精神障碍或人格障碍。例中常见的精神障碍包括:情感性障碍、焦虑障碍及物质滥用。总之,ADHD患儿至成人早期预后较差,2/3左右罹患成人ADHD、精神障碍或人格障碍,其中1/2符合成人ADHD。
多动症怎么治疗?
一、儿童多动症的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多动症已有六十余年的经验,证实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常见症状——多动、注意不集中和冲动,还能改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常用的药物包括三大类:
1.中枢神经兴奋剂:包括利他林(哌甲酯片),Concerta(哌甲酯缓释片)。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的代谢起治疗作用。
2.某些抗抑郁药,其中最新的是Atomoxetine(托莫西汀)。抗抑郁药调节脑内去甲肾上腺素或五羟色胺的功能。
3.可乐定:适合于多动伴抽动的孩子。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感觉统合与平衡仪训练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伴有感觉统合失调的高达84.3%。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开展了以下两项训练:
二、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社交技能训练
多动症儿童常常动作过多,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好插嘴和招惹别人,因此难以与同学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社交技能训练是多动症治疗方法之一,侧重于培养儿童以下方面的能力:了解自身特点;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认识情绪,学会缓解压力;理解支持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避免攻击性言行以及培养自律能力等。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运用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集体心理治疗矫正不良行为,倡导健康行为,从而提高患儿的社会竞争力,减少挫败感和情绪不适。社交技能训练以6-10人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方式活泼多样,以孩子参与为主,包括角色扮演、小品、游戏、讨论等。
三、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父母培训
通过10次授课,教给家长正确 经过初步研究,57%患儿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症状消除,80%患儿的对立、违抗症状消除,93%家长对培训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本文来源:放心医苑网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