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常识 >> 人才培养应该这样培养主任

人才培养应该这样培养主任

 

门诊,谁还不会坐?看病,谁还不会看?病历,谁还不会写?连我这样的“初生牛犊”都自以为可以胜任的工作,更何况是我面前的这一大帮经验丰富的主任呢!大家有说有笑前往医院门诊部5楼高血压科诊室,信心满满准备开始一上午的门诊教学工作。

刚进入走廊就看到高血压科门诊挤满了人,这不是还没到上班时间吗?怎么比我们还早?当然,不理解的人也许会觉得因为余教授是从北京过来的专家嘛!当然得等呀!他们中不乏慕名而来的患者、家属,亦不乏“忙里偷闲”来跟师学习的年轻医生。诊室的门开了,余教授的助理赶紧将已经挂号的患者分到每个主任头上,由他们先问病史,写病历,做诊查。

门诊工作在主任们的问诊中拉开了序幕,动作快点的主任将挂号在前的患者基本处理完,余教授差不多也到了(别以为这是摆谱,其实7:30不到余教授就到病房查看危重患者,参加早交班,了解近期科室的动态,解决大家遇到的困难,做到心里有数后再到门诊坐诊),开始“鸡蛋里边挑石头”啦!

一、看病流程要顺溜

看病流程要顺溜是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既往辅助检查结果应该一条线写下来,分析这些资料后得出初步诊断,并作出处理分析和进一步检查的过程。

女性患者,54岁,体检发现血压升高41个月。患者41个月前体检测得血压升高,具体不详,当时予以口服药物降压,具体不详。血压控制不理想。服药后出现头痛,停药后头痛消失。此后未服药,未监测血压。39个月前突发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闷、胸痛。就诊于本院,予以“培哚普利4mg/日、呋塞米20mg/日、螺内酯20mg/次”治疗后上述症状消失。药物服完后自行停药,未监测血压,夜尿1-2次/晚。9月前偶测血压/mmHg,未诊治,之后血压在-/90-mmHg之间,伴头胀痛,与体位改变无关,休息后无缓解,昼尿6-8次/天,夜尿1-3次/晚。为进一步治疗,昨日就诊于我院,予以“非洛地平缓释片5mg口服每日一次”,服药后出现头痛,故再次就诊。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左上肢血压/mmHg,右上肢血压/mmHg。

辅查:在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后动态血压结果:24小时平均血压/90mmHg,白昼平均血压/90mmHg,夜晚平均血压/84mmHg。血压昼夜节律10%(杓形),24小时动态血压脉压56mmHg,24小时平均心率84/分。

空腹葡萄糖5.05mmol/L,血脂、血钾未见异常。

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1mm,EF65%。

尿常规:尿蛋白-,葡萄糖4+,尿潜血2+,白细胞个/ul,红细胞59个/ul。双肾动脉彩超未见异常。

心电图:1、窦性心律,HR96次/分,2、S-T改变。

目前诊断:1、高血压3级原因待查,2、高尿酸血症,3、尿糖原因,4、泌尿系感染。

余教授查阅病史后点评:

1、现病史

(1)该患者发现血压升高41个月,应以时间作为拐点,直接写为发现血压升高3年半。

(2)现病史中不可有结论性语言,我们常在病历中发现血压升高、控制不理想等字眼,医学作为一门科学,我们说话必须严谨,能够以数据说清楚的事实绝不含糊。

(3)病史不可重复、啰嗦:“体检发现血压升高41个月,具体不详,当时予以口服药物降压,具体不详”应简练。

(4)余教授追问患者后得知妊娠第一胎产检测过血压,被告知正常,具体指标不详。在追溯既往史中,一定要一直往前走,初中、高中、大学、结婚时等有无测血压,指标是多少。教授说:我们医生为患者量血压后一定要告知具体数值,让患者有一个概念,而不该只告知正常。

2、查体

工作再忙,查体不能漏。本例患者未报告心肺腹查体及双下肢水肿情况、神经系统检查结果。

3、辅助检查

(1)针对高血压患者要完善全部常规检查;有问题的要进一步检查;吃药以后要复查;忌过度检查!该患者的常规检查已大部分完善,但还需进一步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凝血四项、四肢血压。尤其是四肢血压的监测对于发现主动脉内膜血肿、大动脉炎等疾病有重要意义,但临床上我们常因“赶时间”而忽略该项目,可能致于造成漏诊、误诊。

二、检查项目要规范

女性患者,发现血压升高3年,具体数值不能记住,但诉在/90mmHg,偶有头昏、头痛,但不严重,每年体检测血压波动在-/90mmHg,未作治疗。处理:TCD、心脏+颈部血管彩超、RAAS、头颅MRI+头颅MRA。

余教授查阅后点评:

1、检查要有目的,疾病检查既不能全身通查,也不能只查几项。高血压患者常规13项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生化、餐后2小时血糖、甲状腺功能、RAAS、心电图、心脏彩超、颈部血管彩超、腹部彩超、肾血管彩超、四肢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

2、在高血压的鉴别诊断中,我们完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初筛、确诊实验后,再行肾上腺CT检查。而不应该将肾上腺CT检查作为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规排查手段。

3、血压波动大,伴头昏、头痛患者,做CT排查有无脑血管疾病后再请相关科室会诊拟定下一步检查、治疗方案,而不是行头颅MRI+头颅MRA、TCD检查。确诊糖尿病患者可不再做OGTT试验,以免造成患者伤害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4、病史中具体血压数值不能记住,但又写出/90mmHg,重复、矛盾。

三、手术指针要严格

可手术可不手术的疾病要给予患者观察的机会,但是有指征的绝不姑息!

男性患者,59岁,发现血压升高30年,院外规律服药治疗,无相关阳性症状,自测血压-/50-60mmHg。既往史:平素有双侧踝关节疼痛,夜间打鼾。

查体:左上肢血压/69mmHg,右上肢血压/60mmHg。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血钾5.05mmol/L,肾功能:肌酐.55umol/L,尿酸.99umolL。

血常规、肝功能、血脂未见异常。

心脏彩超:左室增大,主动脉及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8mm,EF60%。

复查心脏彩超:左室增大,主动脉及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1mm,EF57%。

腹部彩超提示:肝囊肿、胆囊壁毛糙。

肾脏彩超:双肾多发结石可能,右肾囊性结构,双肾动脉血流通畅。

双上肢动脉超声未见异常。

余教授查阅病史后点评:

1、患者院外服药,具体名称、剂量以及服药后效果评估均不清楚,询问病史要详细。

2、不查体,临床工作的大忌:该患者主动脉瓣大量反流,补充查体发现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但病例汇报中未描述心脏查体情况。另患者家属诉该患者长期尿酸高,每天下午均会出现四肢小关节疼痛,但是接诊医生未描述有无红肿及痛风石形成,反问接诊医生后诉未查体。

3、适时复查:患者双肾结石、尿酸高,给予碱化尿液治疗,注意1月后复查肾功。患者口服他汀类药物,1月后复查肝功能、注意观察有无肌肉酸痛等横纹肌溶解症状。

4、该患者高血压30年,疾病发展过程中未诉心慌、胸闷、气促等症状,年7月9日于我院行心脏彩超:左室增大,主动脉及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8mm,EF60%。年8月25日复查心脏彩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1mm,EF57%。仍无上述症状,但是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数值增大,射血分数指标下降,提示左室进一步扩大、心功能进一步损害,如心率较快,增加心肌耗氧量,造成主动脉瓣反流量进一步加大,最终诱发心衰症状。

目前治疗上应积极降低外周阻力,还要控制心率,但同时心率也不宜控制太慢,避免反流时间过长,增加反流量。因该患者无相关临床症状,血压控制不佳,暂不明确血压高所致的心脏损害?心脏瓣膜病变导致血压控制不佳?嘱其避免过度劳累,积极降压治疗,3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如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缩小、射血分数变化不大,则可予以保守治疗,但是如指标进一步恶化,建议立即心脏外科就诊,绝不姑息。

医院高血压科王静副主任所写病历

主任们表示:看似简单的门诊工作,平时以为不会犯的毛病都犯了,只有在切切实实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才能对比出差距,找出不足提升自己。

余教授总结了此次门诊教学的特点:看似也简单,其实无比复杂;看似都全面,其实缺乏重点;看似有条理,其实缺乏归纳;看似很科学,其实缺乏准确性!并耐心的告诉大家:年轻医生会犯的错误,高年资的医生也爱犯,所以询问病史要仔细,检查身体要耐心,书写病历要规范,看病流程要顺溜!

主任培训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半天的门诊教学却不得不因时间的关系告一段落了,余教授不远万里来到我们医疗技术相对欠缺的西部地区,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为良师亦为良相!主任们纷纷表示待此次培训回去后,要积极带动当地的高血压规范诊疗,争取推动当地高血压诊疗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为贵州省高血压规范诊疗事业献上绵薄之力!

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第五批短期进修学习班学员

医院心内科医生

唐余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zlyy/13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