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常识 >> 25岁小伙命悬一线,10小时抢救吉大二

25岁小伙命悬一线,10小时抢救吉大二

 

疗效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感谢你们,救了我的命!”近日,医院心血管外科病房内,即将出院的25岁小伙儿孟先生激动地对医护人员表示了感谢,并送上了锦旗。

6月27日10:30分左右,吉大二院急诊,一辆救护车呼啸而至,送来了一名25岁胸背部剧烈疼痛的年轻男性患者。“我怀疑是急性主动脉夹层!赶紧去做个CTA检查”,急诊的医生说,快点儿通知柳书记!

急诊医生口中的柳书记,是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吉林省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柳克祥。生死一线,柳克祥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抢救一线。

生死一线体现医者担当

每天大量繁重的管理工作,并没有阻挡柳克祥书记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接到求助信息,他第一时间赶到参与会诊。

CTA检查结果显示:1.主动脉根部动脉瘤(最大直径68mm),2.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3.大量心包积液(夹层破裂导致)。患者病情十分危重,随时可能因夹层破裂死亡。

争分夺秒彰显团队默契

然而,准备对男子进行救治时,一道难题摆在眼前:男子为外省来长务工人员,身边无家属,没有人可以为手术签字!

急急急!医生们一边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家属,一边迅速启动了吉大二院主动脉夹层救治绿色通道,医护团队各司其职,“救治不停!术前准备不停!”12点,终于联系上家属!20分钟后,所有手续办理完毕,患者被送入心外科ICU!

两难抉择坚守医者初心

当所有的医护人员为了救治患者做好准备,与家属确认手术时,患者的家人因为手术风险而迟疑不决!面对电话连线那边的迟疑,小伙子强烈要求“我要手术,我为我自己做决定!”一时间,医生陷入两难处境!

不做手术,25岁的年轻生命随时可能死亡。可如果做手术,医生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尽管“柳氏手术”已经将手术的死亡率降低到了5%以下,但是手术还是有因各种原因失败的可能,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意外,医生就可能面临想不到的麻烦。

可是人命关天,患者的病情已经不允许医生去犹豫或者花费时间去说服家属。柳克祥教授当机立断“医院医务部,取得医务部的支持,尽快手术!!!”

仁心仁术凸显硬核实力

14:20分患者被送入手术室;

15:30分麻醉完毕手术开始;

手术进行到39分钟,患者的主动脉夹层突然破裂,血压迅速下降……

抢救!继续手术!柳克祥教授主刀为患者实施了柳氏主动脉根部成型术、升主动脉置换术、柳氏主动脉弓部置换术和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术。

1个小时,2个小时……

10个小时后,小伙儿被柳克祥教授团队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

等待苏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5个小时后,患者完全清醒,彻底脱离生命危险!

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的“掰手腕”之战,以医生的完胜宣告结束。“如果不是在手术台上,主动脉夹层破裂根本就没有抢救的机会。”说到惊险的一幕,柳克祥教授仍心有余悸。

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也给柳克祥教授团队留下了许多思考:如果关键时刻医生再犹豫,哪怕是30分钟,这条年轻的生命将永远的从地球上消失了!如果抢救失败,就会产生医疗纠纷或者官司,医生就会面临指责、赔偿……所以,考验医者的,不仅仅是是否具有高超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关键时刻的责任与担当!

团队简介

柳克祥教授带领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在心血管外科关键领域填补了中国心血管外科乃至世界相关领域空白,为了攻克心血管外科领域发病急、病情凶险、手术难度最大、致死率高的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疾病,柳克祥带领团队发明了“柳氏手术”,率先在世界上采用浅低温脑体分离灌注保护方法及无输血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病人无需输血,将心血管外科领域急危重症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由10-30%,降低到5%以下。这些新手术方法均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被国际外科领域最高级别杂志AnnalsofSurgery收录,该成果是我国心血管外科领域在此杂志上发表的首篇文章。

柳克祥团队还创新性提出使用一种新型杂交方法,治疗非A非B型主动脉夹层,这种新方法简化了手术操作,降低了术中灾难性出血风险,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成果发表在世界胸部外科和心血管外科专科领域最高级别刊物《心胸血管外科年鉴》上,这些成果都标志着柳克祥教授团队的手术术式在世界医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zlyy/178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