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项技术对于避免术后并发症,起到很好作用
心脏手术往往会造成大量出血,因此,术前要准备很多血液,一些患者因为备血不足,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日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采用了术前血小板分离技术,为患者进行自体血回收,最大限度减少了体外循环手术中对患者血细胞的损伤及节约用血
可减少出血和并发症
血小板分离术
8月20日,今年32岁的永嘉籍男子小亮(化名),因一周前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胸闷和咳嗽,来到附一医就诊,经ct检查诊断为升主动脉瘤,其症状为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等,病情相当严重,并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对于主动脉夹层手术,汪炜健告诉记者,人体主动脉好比一条自来水管的总管,供血量非常大,压力非常高,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出血量也是可想而知主动脉连着心脏,给人体各器官供血,其中主动脉弓位置有三条支血管给大脑供血
而治疗这种疾病,采取的就是主动脉夹层手术,也就是要置换掉病变的主动脉血管,用一条以尼龙、涤纶等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血管来替换掉它,及在主动脉放置象鼻支架,手术难度极大
而通过血小板分离术,可以回收人体血液内25%的血小板血小板分离术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正是利用其高效率的血小板分离提取功能,在麻醉后体外循环开始前将患者血液中的部分血小板分离出来加以保存,保护血小板免遭体外循环过程中各种有害因素的刺激与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血小板功能,不仅如此,富含血小板血浆中含有大量凝血因子体外循环结束、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富含血小板血浆输回患者,保存的血小板及多种凝血因子迅速参与凝血过程,使术后凝血功能得以迅速恢复,及时发挥止血作用,防止或减少术后出血,达到血液保护的目的
来源:温州晚报记者:王骁
这样的手术需要在体外循环条件下进行,并且需要对患者进行降温,体温在20℃左右,才可以进行手术而对于体外循环手术来说,对凝血机制的影响,会使血小板的数量减少和功能出现障碍,同时还伴有凝血因子的消耗,因此就需要大量的体外输血
经过前期的观察治疗后,医院决定为小亮实施主动脉弓置换和术中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即主动脉夹层手术然而,这种心脏手术历来就被称为“用血大户”,患者的出血量往往非常大,要想顺利完成这种手术,需要大量的异体输血来维持患者的生命及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据介绍,心血管手术异体输血率居所有手术种类之首,九成以上需要输血,平均红细胞用量超过2000毫升,平均血浆用量1000毫升以上此前,这类手术往往被人用“浴血奋战”、“血流成河”等词语来形容,手术的风险和术后死亡率,都相当高
我市首次采用术前血小板分离技术
正常的人体动脉血管由3层结构组成,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结构紧密贴合所谓动脉夹层就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系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其症状往往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的疼痛
附一医麻醉科汪炜健副主任介绍,此项技术就是在对患者麻醉后,经中心静脉导管放血,血液进入血液回收机后,分离出血小板,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而放血的同时,经外周静脉补充晶、胶体液以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整个分离提取过程,需要在体外循环肝素化前结束,而分离得到的红细胞回输患者体内,血小板和血浆在体外循环后再回输给患者
而小亮的这次手术因为采用了这项技术,未向患者输入异体红细胞,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目前,患者各项指标恢复良好这也是我市首次采用术前血小板分离技术
为了让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经过前期一些精心准备后,附一医麻醉科决定利用新购的血液回收机,通过术前血小板分离技术,对小亮术前进行血小板回收再利用
由于近年来血液资源短缺,像这样一台手术,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来准备血液,其中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充足的血小板、血浆等血液资源作异体输血的保障,否则手术将无法进行
治疗白癜风的药品皮肤病治疗最好的药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