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李捷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外科手术高危的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AHA/ACCIa)。由于瓣膜钙化,瓣膜解剖的变异及不同类型的瓣膜设计,TAVI术后患者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瓣周漏(PVR),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返流(AR)。
多项大型临床研究表明,术后AR的严重程度和患者预后直接相关,而且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之一。据文献报道,TAVI术后轻度AR的发生率在7-70%,而中到重度的AR发生率在0-24%。
不同研究之间AR发生率差异如此巨大的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AR的测量方法的不同以及AR严重程度定义的不同。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准确的及定量的评估术后PVR造成的AR。
如果对于全麻的病人,经食道彩超(TEE)和血管造影是目前术中即刻评价PVR的标准方法。TAVI的趋势是简易TAVI手术,术中患者只是轻度镇静而非全麻,术中TEE的使用就受到限制。这样,血管造影就成为术中评估PVR的一种重要方法。
术中血管造影使用的是6f猪尾管和高压注射器,在瓣膜释放后行主动脉根部造影。猪尾管在主动脉根部的位置,以及高压注射器设定的参数,都可以影响到观察到的AR的严重程度。更重要的是,造影时对AR的判断,主要依赖术者的经验,缺少一个可量化的统一的标准。
基于以上原因,本次EuroPCR年会上介绍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CAAS系统。该系统的可以实时的导出主动脉根部造影的影响,用软件测量返流区域的造影剂密度(videodensitometricassement),来判断AR的严重程度,并根据结果建立了一种新的分级标准Sellers。
国外一个例患者的研究比较了CAAS,TEE和心脏磁共振(CMR)三者对AR评估的结果,发现对于中度以上的AR患者,TEE和CMR的契合率只用57.1%,而CAAS和CMR的契合率有85.7%。日本的研究发现,用这种方法测量AR,不同的研究者及同一研究者重复的一致性极高。同时他们发现,用CAAS测量的LVOT-AR是否大于17%,是患者预后的一个预测因子。他们还发现,如果患者术前已经存在AR,那么术后AR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的相关性将明显下降。
图1LVOT-AR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图2术中用CAAS分析血管造影结果指导球囊后扩张
目前CAAS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还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这种方法的可靠性。但它具有临床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不需要新的器械和额外的操作等特点,可以作为TEE之外一种新的选择。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