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因“活动后胸闷1年余,加重伴胸痛3月”入院。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规律服药。
实验室检查:
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8次/分,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Ⅰ、aVL、V4-V6T波低平、倒置。
影像学检查:心脏彩超示,双房扩大,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伴轻度反流,二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大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EF50%~55%。胸片示,双肺未见异常,主动脉硬化。
冠脉造影造影结果(一):右冠第一拐角后开口至中段弥漫性狭窄70%~95%左右,最重处位于中段,远段血流TIMI3级。
造影结果(二):左主干末端1∶1∶1分叉病变,狭窄90%~95%左右,LAD及LCX远段血流TIMI3级,D1较为开口及近段狭窄80%左右,远段血流TIMI3级。
应对策略:对于无保护左主干三支病变,采取PCI手术治疗策略,处理右冠异常开口,及近中段弥漫性病变。
第一次手术过程手术过程(一):右冠3.0×33mmFirebird2覆盖近中段病变,12-14atm释放;串联植入3.5×29mmFirebird2覆盖近段及开口病变,12atm释放。
手术过程(二):植入支架后,支架扩张良好,未见明显残余狭窄,远段血流TIMI3级。
术后治疗:
术后1周患者复查造影,拟行左冠PCI治疗。
复查造影右冠造影:原近中段长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
左冠造影:与前次造影结果一致:左主干末端1∶1∶1分叉病变,狭窄90%~95%左右,LAD及LCX远段血流TIMI3级;D1较为开口及近段狭窄80%左右,远段血流TIMI3级。
面临的问题:LM-LAD双分叉病变,采用何种术式?Provisional?双支架?该患者冠脉为右冠优势型,左旋支相对细小,是否需要干预?高位对角支开口病变是否干预?术式?如术式过于复杂,手术时间长,患者能否耐受?术后急性并发症风险高?远期预后?前三叉病变较重,导丝通过后可能影响血流……患者的经济压力……
治疗策略:考虑到以上问题,目前暂不对左冠行PTCA/PCI,暂时药物治疗,门诊随访。
GPI用药理由:老年男性患者,血管病变重,植入支架长,术前抗凝抗血小板不充分,而术中斑块破损多,术后易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等,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能进一步减少围术期缺血事件发生率。ACS、多支冠脉病变的高危老年患者,在四联抗凝基础上,术者选择替罗非班偏低剂量5ml/h,维持48小时,并未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率。
第二次手术过程手术策略:该患者为右优势型,回旋支不粗,前三叉分叉病变行LM-LAD的单支架术式(ProvisionalStent);而D1相对粗大,此处分叉病变行Mini-Crush术式。
手术过程(一):RunthroughNS进入左旋支;Sion(带球囊)进入前降支,患者出现胸痛、烦躁,立即以2.5×15mmSprinterLegend行预扩张,10-12atm扩张;PTCA后予以欣维宁10ml、硝酸甘油μg冠脉内缓慢注射。
PTCA后造影,左主干-前降支开口撕裂。
手术过程(二):LM-LAD植入Excel3.5×14mm,覆盖LM末端、LAD开口病变,支架远段稍超过LAD发出D1处,以12atm释放。
Excel3.5×14mm(16atm后扩)。
手术策略的转换:左旋支血流未见明显受限,高位对角支开口狭窄明显,考虑到高位对角支粗大,对心功能影响较大,所以决定将Mini-Crush改为:内挤压支架术(Internal-Crush)。
手术过程(三):穿网眼进入D1远段,波科2.0×15mm球囊顺利穿网眼,以8-12atm扩张支架近段及网眼。
手术过程(四):以波科3.5×8mm非顺应球囊8atm再次扩张LM-LAD支架近段及D1网眼处,在LAD-D1植入Excel2.5×24mm支架一枚,以14atm释放。
波科3.5×8mmNC球囊(16atm)。
手术过程(五):波科3.5×8mmNC球囊(10atm)定位LAD主支、2.5×15mmSprinterLegend,定位LAD-D1,行对吻扩张。
手术过程(六):波科3.5×8mmNC球囊(22atm)。
最终结果:左主干末端-LAD近端病变指甲及LAD-D1支架均扩张良好,未见明显残余狭窄,D1开口无明显狭窄,LCX血流无明显受累,LAD、D1、LCX血流均TIMI3级。
术后及随访术后治疗:
随访结果:患者术后2个月无诉活动后胸闷、胸痛等不适;6分钟步行实验m。
心电图对比:术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8次/分,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Ⅰ、aVL、V4-V6T波低平、倒置。
术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左偏。
病例总结病例分析:1、围术期心肌损伤会降低PCI的获益,30%的择期PCI患者会发生与操作本身相关的心肌损伤,其损伤程度对预后可产生不良影响。
2、心肌损伤在PCI术后48小时内持续存在。
PCI围术期CK-MB升高与心肌梗死发生率密切相关,同时PCI术后心肌酶大量释放与远期死亡率密切相关。虽然很多患者无症状、无心功能改变,但即使轻微的CK-MB升高也与死亡率增加有关。
3、围术期心肌损伤(PMI):PCI术后心脏保护的重要靶点,PMI在PCI术后48小时内持续存在,PMI与血栓栓塞密切相关:远端栓塞边支血管闭塞。预防围术期心肌损伤:需要持续强化抗血小板!
替罗非班36小时:1、维持使用时间36小时,更多的获益。
2、36小时的坚持:显著减少心肌标志物释放。
3、36小时的坚持:减少围术期MACE事件。
4、36小时的坚持:显著提高PCI术后无事件生存率。
5、36小时的坚持:增加ST段回落,减少死亡率。
安心之选: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欣维宁?)维持36小时并不增加主要出血。
证据引用:PREST为欣维宁?在ACS中临床应用的注册研究,我国第1项替罗非班的多中心、前瞻的注册研究。全国15家中心共计入选了例患者。住院期间出血情况:仅4例大出血事件,发生率0.43%;PRISM及PRISM-PLUS的大出血发生率在为0.4%、1.4%。
替罗非班用药经验:1、ACS、多支冠脉病变的高危患者在PCI围手术期使用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率。2、ACS患者术前术后使用替罗非班、术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降低冠脉慢血流、无血流的发生率。3、PCI围术期联合替罗非班常规剂量应用是安全的,并未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率。
医师介绍陈立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讲师。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有丰富的内科综合临床经验及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在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血管内超声(IVUS)等介入治疗,对逆行PCI介入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及造诣。曾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
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大概是多少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