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我们
车昊
首都医科医院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2岁,自述体弱。孕16周时,查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建议终止妊娠,但患者拒绝。
孕期活动耐量逐渐下降。孕35周时,轻微活动后呼吸困难、喘憋明显,医院建议转院,遂来我院。
入院检查,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心脏彩超显示:主动脉瓣二瓣畸形伴狭窄,平均跨瓣压差49mmHg,伴有左室增厚。
风险评估
首先,要了解主动脉瓣狭窄的疾病特点: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渐进性疾病,疾病终末期将会出现左室流出道阻塞,导致心脏搏出量减少、运动能力下降、心力衰竭、死亡。这个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发病率仅约为0.2%,而80岁发病率则为9.8%。主要症状是劳累性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不增加死亡率,但出现症状2年死亡率高达50%。这例患者有运动耐量减低,活动后呼吸困难,属于病情危重。
其次,要了解主动脉瓣狭窄的分级:可以用主动脉瓣瓣口面积来衡量,但临床中更常用的评估方法是根据瓣膜的跨瓣压差进行分级,平均跨瓣压差小于30mmHg为轻度,大于50mmHg为重度。我们这例患者就属于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然而,在术前评估中,了解患者最适宜的血压和心率的范围最为重要。
术前我去了病房三次,反复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平静状态的血压、心率,活动以后的血压、心率,能耐受什么样的活动,睡觉前血压、心率。因为这类患者麻醉的核心就是维持一个合适且稳定的循环状态。
血压既不能高也不能低。血压高了,左室内压力过大,心内膜下供血不足;低了,主动脉根部冠脉灌注压力不足。
心率既不能快也不能慢,快了,射血时间短,前向血流不足,慢了,因为患者左室厚、室内容积有限,左室过胀,室内压力过大。
麻醉方式
麻醉方式是选择全麻还是椎管内麻醉?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孕产妇,不仅要考虑产妇的安全,还要考虑到新生儿的安全。
最终我们选择了连续硬膜外的麻醉方式,虽然这种方式也会造成体循环阻力的下降,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也是致命的,但对于这样的下降,我们有更多的经验,也有很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和避免。
两害取其轻,两繁取其简。
麻醉过程
患者入室,开放静脉,动脉监测。腰1-2硬膜外间隙穿刺置管,利多卡因试验量之后,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合剂10ml,再加5ml,麻醉平面在胸6水平。在此过程中,对于血压和心率的维护,我们选择去甲肾上腺素0.03-0.1mg/kg/min持续泵入为主,单次给药为辅。采取滴定式给药,根据效果,逐渐加量。采用联合用药,血压降低心率增快给去氧肾上腺素,血压低心率不快给去甲肾上腺素。
心得体会
对于容量的调节,这是难点。
产科手术,容量变化主要发生在麻醉后和胎儿及胎盘娩出后。胎儿及胎盘娩出后,腹压的减低、子宫的收缩、创面的出血,此时多种因素同时作用,回心血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因人而异各有不同,需要个体化处理。
容量的调节,首先看监测指标。可以通过中心静脉CVP监测、还有MOSTCARE仪器SVV的监测,这些数值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反应患者容量的变化。同时还要通过调节体位,头高位或头低位,评估是否需要补液还是控制入液。最终的结果,手术全程血压心率波动不超过基础值的5%。出入量近乎达到零平衡或是负平衡。
试问:
对于这样一个危重患者,术前给药了吗?
如何消除患者紧张的?
患者入室时的血压和心率能作为基础值吗?
我的回答是:
没有术前用药,
术中也没有用镇静药。
但是,我就是最好的镇静药!
术前三次访视,与患者充分的交流,第一次见面是陌生是紧张,第二次是熟悉,第三次就是信任与依赖。当患者进到手术间,我全程陪伴在身边,她之前了解手术的全过程,一点也不紧张,并十分配合我的每一项操作,她的入室血压和心率与病房最舒适状态下的完全一样。
我相信,围术期精准麻醉管理,有赖于术前精细的评估和术中准确的把控。只要我们用心,每一名麻醉医生都可以成就属于自己的麻醉之美。
长按识别观看精彩病例视频
提前拜年啦
大吉大利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元旦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方法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