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超声医学
大讲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春意盎然的四月,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江城武汉举行。武汉医学会在此期间举办了院士论坛等系列高端学术讲座。在学会领导下,第十届武汉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于4月10日举办了本届分会首场“超声医学大讲堂”学术讲座。此次会议围绕着介入超声的最新进展与应用中的热点及前沿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
会议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介入超声学术大咖,包括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医院介入超声科主任梁萍教授,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蒋天安教授,医院超声科主任谢晓燕教授,医院超声科主任周平教授等。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超声医学科谢明星教授,医院影像科马小静主任,武医院超声科周青教授也积极组织与参加学术讲座。各位专家无私地分享自己的宝贵学术经验,为广大线上学员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饕餮盛宴。会议由超声分会秘书、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超声医学科张丽教授主持。武汉超声医学会主委谢明星教授致开幕辞。
▲梁萍教授讲授“介入超声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主委梁萍教授首先就“介入超声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作了主题发言。讲座回顾了介入超声的历史,介绍了中国介入超声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同时也讨论了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以及影像引导肿瘤消融治疗、人工智能等前沿热点问题。梁教授表示,介入超声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发展,相信未来将会有着更加广阔和美好的应用前景。
▲蒋天安教授讲授“介入超声在胰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接着,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蒋天安教授分享了“介入超声在胰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蒋教授首先介绍了胰腺疾病诊疗技术的难点,引出介入超声与传统胰腺诊疗方式相比更具优势。同时,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详细阐释了介入超声穿刺中的注意事项。随后,蒋教授通过多个精彩的病例介绍了经皮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超声内镜下穿刺、腹腔镜超声的临床应用以及介入超声穿刺并发症及处理原则。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介入超声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包括胰腺癌、胰腺炎合并积液处理及囊腺瘤的介入诊疗等。广大学员在惊叹于介入超声的神奇、开阔了眼界的同时,也学到了宝贵的技能知识。
▲谢晓燕教授讲授“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精准消融中的应用”
随后,医院超声医学科谢晓燕教授作了题为“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精准消融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谢教授从超声造影在肝活检穿刺、肝肿瘤消融、TACE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以及外伤出血的诊断和消融止血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广大学员呈现了完整的超声造影指导下的肝脏肿瘤精准消融技术,对今后的肝脏肿瘤精准诊疗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方案。
▲周平教授讲授“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操作指南”
上午最后一位专家是来自医院超声科主任周平教授,他作了题为“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操作指南”的专题报告。周教授对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FNA)检查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包括适应证、禁忌症、穿刺前评估、穿刺前患者准备、穿刺前器具准备、操作方法、操作步骤、穿刺要点及技巧、穿刺后处理、并发症及细胞学诊断等。同时,结合精彩的病例及丰富的经验,向我们展示了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FNA)检查要点。生动形象的讲述令人印象深刻,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启迪与思考。
▲谢明星教授讲授“多模态影像在心脏瓣膜介入治疗中应用”
会议到了下午,学员们依然热情不减。下午开场的是来自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现任副主任委员、武汉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谢明星教授。谢教授带来了“多模态影像在心脏瓣膜介入治疗中应用”的专题报告。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心脏瓣膜病已经成为第三大心血管疾病。传统外科手术对于高龄、心肺功能差的患者风险很高,而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迅速发展。瓣膜病的介入治疗由包括超声、DSA、CT及MRI等多模态心血管影像贯穿始终。谢明星教授结合国际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指南,着重介绍了多模态影像在二尖瓣反流及三尖瓣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通过大量精彩及典型的病例,突出了多模态影像在术前评价、适应证选择、术中监测和引导以及术后随访中的重要价值,传递了基于形态与功能的术前评估优化临床决策、精确可视化术中引导缩短手术时间、挖掘影像信息的术后随访预测术后转归的理念。谢教授表示,微创治疗是未来大势所趋,而不同成像方法和技术间的融合也必将是未来发展主流。
▲马小静教授讲授“主动脉瓣疾病围术期超声应用”
随后,医院超声科主任马小静教授讲授了“主动脉瓣疾病围术期超声应用”。马教授首先介绍了主动脉瓣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及超声评估主动脉瓣的要点,然后详细讲述了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反流及其他主动脉瓣病变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近远期超声观察重点,为广大学员梳理了清晰明了的诊疗思路。同时,马教授还介绍了该院发明的主动脉根部成形/主动脉瓣牛心包替代术,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及视野。
▲周青教授讲授“心血管3D打印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最后一位专家医院超声科主任周青教授,她带来了题为“心血管3D打印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周教授讲述了3D打印在左心耳介入封堵、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包括房间隔缺损封堵、室间隔缺损封堵以及一些复杂先心病)中的应用,3D打印胎心模型,以及3D打印指导二尖瓣、主动脉瓣介入治疗等。3D打印技术让影像不再是局限于屏幕上的抽象图像,而是可以模拟真实结构的实物。3D技术满足了操作的影像需求,满足了计划、模拟和预测结局需求,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早期介入操作的学习时间。周教授表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3D打印技术可以在未来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多样、更深入的作用。
会上,专家们立足学术前沿、紧扣临床需求,对介入超声在各个系统的诊疗应用及最新进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探索,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此次大会以线上会议的方式举办,共吸引了近人次观看。会后,广大学员纷纷点赞,表示讲座内容精彩纷呈、角度新颖、实用性强、获益匪浅。同时,介入超声前辈们对专业精益求精以及对科研不懈探索的态度,也鼓舞着后辈学员们不断前行,共同推动我国的介入超声事业向着更为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的道路迈进。
近年来武汉医学会组织的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市乃至周边省市地区的超声诊疗水平,促进了超声与临床的学科交融与相互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武汉医学会的优秀平台资源和技术优势,立足武汉、辐射全国,为广大超声医师群体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学术内容,让我们共同期待武汉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5月学术会议的召开!
END
撰文:张永星曹海燕
审稿:谢明星张丽
编辑:宋怡姝
转载请注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