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预防 >> 人医新闻TAVR术于方寸之间修复l

人医新闻TAVR术于方寸之间修复l

 

北京青春痘医院哪些好 http://m.39.net/pf/a_8736666.html

6月23日,医院心脏中心团队顺利完成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为患者置换了狭窄的主动脉瓣,打开心脏血液流出的第一道门,手术创口仅针眼大小。

高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

77岁的路老伯(化名)反复活动后气促一年,在医院查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狭窄,瓣上测及收缩期最大流速cm/s,平均压力差61.2mmHg,心脏射血的阻力很大,属于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决定施行TAVR手术

主动脉瓣狭窄是所有瓣膜病变中预后最差的一种。未治疗的病人由于瓣叶交界区粘连,瓣叶纤维化及钙化,瓣口面积逐渐缩小。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平均生存时间仅为3-5年,出现心力衰竭者,多在1-2年内死亡。因此,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路老伯年龄较高且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传统的外科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风险大,而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主要针对外科手术风险高以及不能行外科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术前充分准备

手术安排在心肺诊疗中心三楼现代化的杂交手术室,副院长吴兵、医务处副处长鲍颖芳、心内科主任王如兴到导管室协调指挥,心内科、心外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导管室及手术室护士组成的TAVR手术团队人员也早早到场。

由于TAVR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步骤相对较多,可能用到的各种手术材料较多,可能出现的各种手术并发症较多,因此,医院组织相关科室进行了多次开会协调,对手术方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对术中可能用到的器械进行了反复核对,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准备了完善的应急预案。

顺利完成手术

在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羊镇宇、王强,副主任医师鲍小京的共同努力下,在浙医二院王建安院长、刘先宝教授的指导下,经过两个多小时,一枚人工主动脉瓣膜经股动脉途径植入路老伯的心脏。

术后路老伯的主动脉瓣跨瓣压差由mmHg降至3mmHg,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人工主动脉瓣膜工作良好,心脏血液流出顺畅,仅轻微主动脉瓣返流,手术非常成功。经过术后的严密监护治疗,路老伯目前在CCU恢复良好。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TAVR)是一种微创瓣膜置换手术,手术通过介入导管技术,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位置,从而完成人工瓣膜植入,恢复瓣膜功能。该技术最初称为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Implantation,TAVI),因植入的瓣膜在功能上代替了原先病变的瓣膜,所以现在多称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主动脉瓣位于左心室和升主动脉之间,是心脏血液射入全身各器官的第一道门。主动脉瓣是一个单向阀门,在心脏收缩的时候会开放以便让左心室的血液顺畅的射入升主动脉,而在心脏舒张期的时候会关闭,以保证升主动脉的血液不会反流回左心室。如果主动脉瓣出现病变,功能上发生改变,比如心脏收缩的时候不能完全开放(狭窄),左心室射血就会发生困难,或者在心脏舒张的时候不能完全关闭(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的血就会反流回左心室,都会使心脏的功能下降,并导致全身供血不足,病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活动能力受到限制,严重的出现心功能衰竭、晕厥、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等。

长期以来,外科开胸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Surgicalaorticvalvereplacement,SAVR)一直是主动脉瓣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外科手术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手术风险高,30%~50%的患者因为高龄、心功能差、存在严重合并症或恐惧外科手术等原因无法接受手术治疗。而主动脉瓣病变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火箭式上升,高龄患者在以往大多只能保守治疗,生存年限较短。

TAVR手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技术,不需要开胸,主要是通过经过股动脉穿刺,然后通过导管将特制的人工瓣膜送到主动脉瓣的位置,来代替原来有病变的主动脉瓣。TAVR避免了体外循环,也不需要输血,创伤很小,术后患者恢复很快。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zz/15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