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
评价开窗主动脉支架在弓部病变腔内修复中Z0区锚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年6月至年10月间,37例患者应用自制开窗主动脉支架进行腔内治疗的临床结局,评价方法包括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和随访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分支动脉通畅率。
研究结果
研究期间共37例患者应用了自制主动脉开窗支架行主动脉弓修复术,其中21例(56.8%)患者诊断为主动脉夹层,15例(40.5%)患者诊断为主动脉瘤,1例(2.7%)胸主动脉瘤患者因内漏及瘤腔扩张行二次干预。所有患者近端锚定均在zone0区,弓部分支动脉均重建。34例(91.9%)取得技术成功。3例(8.1%)患者因开窗与分支动脉对齐不良,采用烟囱技术补救治疗。30天死亡率为5.4%(n=2)。30天卒中发生率为5.4%(n=2)。30天再干预率为2.7%(n=1)。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范围3-49个月),随访期间5例(13.5%)患者死亡,其中2例主动脉相关事件死亡,1例非主动脉相关事件死亡,2例不明原因死亡。1例(2.7%)发生卒中。随访中4例患者(10.8%)行再次干预治疗,其中2例发生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患者出现II型内漏。2年预计生存率(±SE)为72.4%±9.7%(95%CI53.4%~91.4%)。2年预计免于再干预率(±SE)为87.4%±5.9%(95%CI75.84%-98.96%)。
表1:人口统计学资料(N=37)
表2:入组患者疾病特征
表3:弓部分支重建策略
表4:围术期及术后随访结局
图1:对主动脉夹层合并牛型弓患者施行腔内修复:A.术前主动脉CTA3D重建B.12个月随访,主动脉支架无内漏、移位及断裂C.主体释放前DSA造影D.自制主动脉支架体外双开窗E.主体释放后造影示主动脉夹层破口隔绝妥当,LSA分支支架重建。
图2:Kaplan–Meier生存曲线。
图3:免于再次干预Kaplan–Meier曲线
研究结论
对于有经验的血管外科中心而言,采用自制主动脉开窗支架在主动脉zone0区锚定从而治疗弓部病变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RefLiX,ZhangL,SongC,etal.Out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