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医院青岛院区心血管外科孙文宇教授医院首例TAVR(也称TAVI)手术,医院首次独立开展的经股动脉介入TAVR,标志着青岛院区心血管外科团队已具备了掌握实施世界先进技术手术的能力。
(股动脉穿刺操作进行中)
患者为77岁女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反复发作心衰、晕厥1年,糖尿病史20余年,长期应用胰岛素。手术在导管室实施并准备ECMO设备。麻醉科副主任周金峰带领团队实施全麻,并行食道超声检查,引导入路。手术组主刀医师孙文宇教授、一助刘义敏主治医师,先经左股静脉放置右心室临时起搏器导线,调试起搏器频率,功能正常备用。左侧股动脉置入穿刺鞘,将猪尾导管放置在无冠窦底部,造影进一步明确主动脉根部、瓣膜启闭情况。根据术前主动脉根部CTA三维重建结果选择最佳体位,选择21号微创生物瓣安装到输送导管上。然后,经右侧股动脉切口置入直头加硬导丝,顺利通过重度狭窄的主动脉瓣口,先用20号球囊扩张导管进行主动脉瓣扩张,此时起搏频率为次/分,依次经导管植入21号生物瓣。造影和食道超声显示生物瓣坐位准确、启闭正常、无反流,无瓣周漏。手术进行顺利,术后3小时患者清醒后拔管。
[介入主动脉瓣膜释放完毕(术中应用TEE及造影监测技术)]
TAVR手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也称为TAVI手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Implantation),即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或植入术)。该手术是通过腔内导管技术,将人工瓣膜载入导管系统,通过外周血管或心尖途径,将人工瓣膜输送到主动脉瓣位置释放,置换病变瓣膜的手术方式。此手术是针对高龄/高危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的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案,避免了传统主动脉瓣置换术需要开胸、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等危险因素,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高龄患者,病史长、心功能较差患者,有糖尿病、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消化道疾病等合并症患者,以及再次手术患者,均首选TAVR。
(手术团队全体成员合影)
医院青岛院区心血管外科在主任孙文宇的带领下,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从无到有,在床位有限的条件下取得了年手术量超例的成绩,且其中70%为主动脉夹层等疑难急危重症手术,有效缓解了青岛及周围地域老百姓的求医困境,为青岛的心血管外科事业贡献了力量,也为医院在胶东半岛地区树立了新标杆,担当新使命。
作者:刘义
来源:青岛院区心血管外科
文字编辑:王文斐
责任编辑:李小诗
审核:刘艳
请扫码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