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医院 >> 医院心脏中心成功开展体外循环支持

医院心脏中心成功开展体外循环支持

 

7月7日,医院心脏中心成功开展体外循环支持下的微创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

病情回顾

患者为78岁高龄老人,因胸闷、双下肢水肿、间歇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1、心房颤动心功能IV级;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2型糖尿病;4、肺部感染。

转入心内科治疗后,心脏彩超提示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冠脉造影术结果提示:右冠状动脉中段50%狭窄,随时有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发生的风险。

MDT团队护航

心内、心外密切配合

“我母医院度过的。”患者家属介绍说,因为极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伴有三尖瓣关闭不全,老人反复心衰、感染,难以控制,最近半年来最多只在家里呆过一个星期,医院辗转住院治疗。听说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长期入驻,医院心脏中心。

心内科主任、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核心专家、心脏中心副主任卫任龙接诊后,先用心内科手段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心功能调整得非常好,患者可以自行下床到食堂吃饭,晚上也能平躺了……”病情的改善给了患者和家属很大信心。

考虑到让患者最大获益,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主任张麟教授查房后建议,患者可以进行心外科治疗。卫任龙主任随即启动常态化MDT会诊机制,邀请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首席外科专家、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梅举教授开展线上会诊。

什么是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正常的二尖瓣相当于心脏里的一个“阀门”,而且是“单向阀”,心脏收缩时,它就闭合,使得血液循环只能从左心房进入到左心室,维持着血液循环的正常运作。

当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时,相当于“阀门”没关牢,血液就会从左心室反流回左心房,降低了心脏的做功效率。

原本心脏一次收缩能将60毫升~80毫升的血液压入主动脉,但关闭不全后,进入主动脉的血液就有可能降至30毫升。

于是,心脏为了保持原有的功率,就会加快收缩频率,久而久之,心脏就会慢慢扩大,而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也会导致心衰,使得心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针对患者病情,医院心脏中心组织多学科讨论,考虑患者重度关闭不全,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进行二尖瓣成形术,备二尖瓣置换术。

针对患者心功能非常差、身体各项指标不佳的情况,心内科积极治疗,纠正心衰、控制感染,把患者身体调整到手术前最佳状态。

医院高度重视此次手术,由周晓庆院长牵头,专门召开了手术协调会,心内科、普外科、胸外科、ICU、手术室、麻醉科等医务人员参加,充分讨论了术前、术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互的配合。

手术将由心脏中心外科专家、医院心胸外科梅举教授主刀。

更考验“含金量”的是,和传统心外科正中手术切口不同,梅举教授主刀的都是微创小切口,不用锯开胸骨,维持了胸廓的完整性,大大减少了传统开胸手术后的出血量和刀口的疼痛,减少感染风险,尽最大程度减少了手术创伤。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的对比图)

术者技艺精湛

心外微创手术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患者年近80,且伴有肥胖、心衰……卫任龙主任介绍,传统心外瓣膜成形术需要在胸部正中切口,出血多、创伤大;而梅举教授采用的是微创瓣膜成形术,即在有限的手术视野中完成对病变瓣膜的修补、成形,患者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病人恢复也快。但是,对术者的操作水平要求也非常高。

梅举教授曾获国内心脏外科医师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好医生(金刀奖)”,以他名字命名的“梅氏手术”获美国微创心胸外科协会年度大奖,其创建和带领的医院心胸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手术经过

手术开始,梅举教授通过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切开心脏、进入左心房,术中发现二尖瓣瓣环扩大,瓣口极重度反流,瓣叶轻度脱垂,决定行二尖瓣成形术。

通过右侧第四肋间小切口,对二尖瓣进行“修补工作”,植入成形环。经右心房切口,暴露三尖瓣,探查见三尖瓣中-重度反流,行三尖瓣后隔交界环缩成形。

瓣叶修补、上成形环、缝合打结,恢复心跳……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心脏顺利复跳后,食道超声再次开机,检测心脏各项指标,“心脏跳动:有力!”“瓣膜形态:良好!”“前后瓣叶对合:良好!”随着一个个超声数据的检测出台,手术效果显著。

手术后第1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顺利撤离呼吸机。术后第4天,患者复查心脏超声,术后超声显示瓣膜修补得很好,瓣膜反流很少,EF值有明显回升,胸片也显示心影缩小,老人的心衰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已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进行治疗,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一台成功的手术,离不开技术高超的主刀医生,也离不开其他各个环节的把控。手术的顺利、患者的快速恢复也从侧面印证了我院在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围手术期监护上的技术及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成熟。

二尖瓣成形术“通俗点说,就是把二尖瓣的成形环,缝在原来已经扩大的环上,使整体的瓣环缩小。”

手术无需置入人工心脏瓣膜,保留病人自身的瓣膜,因此其不仅节省了人工瓣膜的费用,大大节省了住院费用,减轻了病人的负担,而且避免了机械瓣手术后需要终身抗凝而带来的诸多问题。

二尖瓣成形术比换瓣膜更具有优势

心脏这个精密的仪器,医生大多主张尽量保留病人的“原装结构”,瓣膜成形术相对复杂精细,不过也有一定的优势。

①运用成形环,保留患者原有瓣膜,不用担心排异反应,也无需终身抗凝;

②保留了瓣膜腱索乳突肌结构,心功能不会受到损伤并且恢复得很快,有利于术后恢复,心功能得到有效保障;

③术后并发症少,避免机械瓣有可能带来的损伤和一些并发症,避免生物瓣膜退行性变。

科普时间:心脏瓣膜

人的心脏内有四个瓣膜: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

(左右心房、心室交界处的二尖瓣与三尖瓣)属于房室瓣,它们由瓣叶、瓣环、腱索和乳头肌组成。三者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瓣膜的功能障碍,即狭窄或关闭不全。

瓣叶——相当于房门;

瓣环——相当于门框;

腱索及乳头肌——相当于门的辅助配件

(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属于动脉瓣,它没有附着的腱索装置来确保瓣叶完全闭合,相对于房室瓣而言结构简单。

这四个瓣膜的开启和关闭起到保证血液向前流动,避免反流的作用。一旦它们发生病变,就会限制向前流动的血流,或者还可能出现由于瓣膜关闭不全而反流,影响到心脏向其它器官输送血液和营养成分。

瓣膜成形术是对损害的瓣膜进行修理。

通常用于轻微的二、三尖瓣及主动脉瓣病变,例如瓣环无明显扩大,腱索及乳头肌功能良好的瓣叶黏连等病变患者。

用于缺血性瓣膜病、退行性瓣膜病、不伴严重钙化的风湿性瓣膜病、育龄期妇女及抗凝剂禁忌瓣膜病的患者。

瓣膜置换就是俗称的“换瓣”。

采用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或用生物组织制成的人工生物瓣,用这个新的“门”来进行替换坏掉的旧的“门”。

用于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变,如瓣膜、腱索及乳头肌病变较为严重,伴有明显瓣膜关闭不全;瓣膜严重钙化以致不能分离修补;钙化粥样瘤引起狭窄者。

在各类心脏手术中,心脏外科手术一直被认为是复杂程度最高、风险和开展难度最大,国内绝大多数心外科手术都聚集在医院。这一手术的顺利开展,意味着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反映了医院多科室协同救治危重患者的能力达到新的高度。

“这一次手术的成功只是个开始,心脏中心在外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心主任张麟教授表示,未来1-3年,心脏中心的外科规划是着力完善相关设备、培养外科人才梯队,希望通过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的持续努力,能让更多苏州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得到更精准、更优质的治疗。

专家介绍

张麟

哈特瑞姆心脏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医院心脏中心

主要学术兼职及经历:

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

中国心力衰竭学会常务委员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专家组委员

北京市高血压学会委员

梅举

首席心脏外科专家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奖(金刀奖)获得者()

上海交通大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核心专家

主要学术兼职及经历:

上海市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

国际微创胸心血管外科协会会员

国际心血管外科协会亚洲分会会员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中国体外循环杂志》、《中国心血管病研究》、《中国临床医师杂志》杂志编委

梅举教授心脏外科手术解读:

(视频时长18min,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

医院·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成立以后,已连续开展百余例心脏病内外科手术,为多位房颤、早搏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重获“心”生。

此次微创冠脉内外科一站式手术的开展更是解决了很多复杂性冠心病患者的难题,为大苏州地区的冠心病患者新提供了一份健康保障。

心脏中心将建立起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心衰、瓣膜病、高血压等各类心脏疾病的一站式诊疗体系,为苏州地区患者建立起连通国内知名心脏专家的绿色诊疗通道。

如果您需要咨询心脏方面的疾病,请联系我们。

预约方式: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dzz/152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