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7日~3月20日,年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亚太地区介入心脏病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CIT精心准备了怎样的盛宴呢,戳文章最后阅读原文可查看最终日程安排。
一年一度的CIT大会已成为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新一年学术之旅的第一站,CIT究竟以怎样的魅力吸引大家,回顾往届经典学术内容和现场精彩瞬间,便能知晓答案!
小编CIT马上召开啦!温故知新,还记得去年的CIT有哪些精彩内容吗?医源性左主干夹层累及分叉,如何化险为夷?
首都医科医院聂绍平教授
主动脉-冠状动脉夹层(IACD)是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因介入诊疗操作不当损伤主动脉-冠状动脉开口,夹层可前向扩展至冠脉近中段和(或)逆行扩展至主动脉根部、弓部甚至降主动脉,严重者可迅速导致广泛冠状动脉夹层、急性闭塞甚至死亡。医源性左主干开口夹层为IACD的严重类型。
对于医源性左主干夹层累及分叉(Eshthardi分型Ⅱ型)的患者,由于夹层往往同时累及前降支和回旋支,其处理应综合考虑夹层解剖、血流动力学状态等因素,做出明智的决定,实现“化险为夷”。总体而言,应基于以下几条原则。
1.若血流动力学许可,应尽可能同时保证前降支和回旋支血流畅通;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两支血管均严重受累,应优先保护功能意义较重要的血管并置入支架。
2.尽快由远及近置入支架直达冠状动脉开口,确保其完全覆盖开口。
3.开口支架尽量扩张成“喇叭口”,保证充分贴壁并预防夹层逆行扩展。
4.尽量不要采用经典Crush、对吻支架等术式。可根据夹层解剖选用Stp-Crush、改良T支架术、TAP技术、Culotts等术式。
5.对于经桡动脉PCI时发生的夹层,若已插入指引导管或导引导丝,不主张更改为股动脉途径或更换为7F指引导管。后者可能贻误宝贵时机,导致导丝无法重新进入真腔,再次插入指引导管还有可能加重开口夹层。
6.对于没有分叉病变双支架术经验的术者,可优先选择重要血管置入支架并完全覆盖冠状动脉开口,以稳定血流动力学,然后等待高级术者完成分叉双支架术。
支架设计对左主干分叉介入治疗的影响
医院李妍教授
左主干分叉病变是左主干病变中的最常见类型,占60%~70%。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治疗,因其解剖特殊性,不同的角度和分支走向影响了左主干分叉血管的开口形状,仍然存在诸多难点与困惑。
左主干分叉病变PCI治疗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恢复分叉血管的自然形态、最佳的血流、支架最优的贴壁和边支通畅。左主干分叉病变的完美处理除了正确的手术策略外,与支架设计因素也密切相关。支架设计因素不仅能提高术中成功率,而且最优的贴壁、边支通畅均能进一步保证患者的良好预后。
与非左主干分叉病变相比,左主干分叉病变PCI时,支架的单元环扩张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单元环面积在10mm2以上才能保证左回旋支(LCX)或左前降支(LAD)开口的最大扩张。而支架丝的形状可影响rwiring的难易。显然圆形的金属丝较方形的金属丝更容易再次导丝进入。利用计算机对分叉支架置入后金属丝贴壁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可以发现,当进行了近端支架优化(POT)后,不同支架设计金属丝贴壁程度不同。
那么支架平台的优势是否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呢?Z-SEASIDE研究比较了3种不同设计的支架在分叉病变主支置入后的靶分支失败率。靶分支失败定义为边支TIMI危险评分<3、需要用BMW以外的导丝rwiring、边支再进入失败、边支无法扩张。结果证实不同的支架设计,靶分支失败率有显著差异。
因此,只有熟悉每种支架的设计特点,才能在术中根据不同分支、不同角度选择合适的支架,从而实现左主干分叉病变的完美处理。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CIT报道
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白癜风可以治好么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