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本来就复杂,而且风险大,主动脉瓣狭窄又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治疗难度非常大。
今天上午,医院心内二科了解到,近日,该科室给80岁的老人完成了一例主动脉瓣置换术。至此,医院心内科已是国内开展此类医院,也是湖南省开展医院之一。
80岁的言大爷,被反复胸闷气促折磨多年,医院,病情仍旧反反复复,医生告诉他,心脏的“门”坏了,打针吃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手术才是唯一的办法。上周,言大爷再一次因胸闷气促急性病情发作,来到医院心内二科治疗,经过治疗病情虽然得到缓解,但是根治还得进行手术。
考虑到言大爷年龄较大,合并症较多等原因,患者和家属都不同意外科手术治疗。这时,科室欧阳繁博士医疗团队联合全院会诊后,为言大爷制定了治疗方案,就是采取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主动脉瓣置换术,也就是通过微创手术,来置换主动脉瓣,改善患者愈后。
随后,欧阳繁博士医疗团队在麻醉科、心胸血管外科、介入血管外科,手术室等科室的协助下,通过腹股沟的小切口,将主动脉瓣支架成功植入。术后第二天,言大爷各项指标就基本接近正常,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和先进心脏康复等措施,困扰言大爷多年的胸闷气促得到完全缓解。
据了解,欧阳繁博士医疗团队共有10名医生,医院的支持下,通过自主学习,医院医生交流合作,掌握先进前沿的治疗技术后,该团队已在年就可以开展各类冠脉支架,先心病封堵,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左心耳封堵等多项技术。
不仅如此,近两年来,欧阳繁博士医疗团队在介入无植入治疗冠心病,一站式治疗房颤、微创治疗主动脉狭窄等技术方面也是突飞猛进,掀开了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史上新的一页。
患者王先生介绍,他采取一站式治疗理念,通过一次微创手术,就治好了心脏方面的两种疾病,真是为之点赞。
医院副院长何毅介绍,从年以来,医院心血管内科不管是在医疗技术,还是科研教学方面有着长足的进步,从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进行干预和培训,到微创技术的创新和临床应用都达到了普遍的提高,该院心内科在年被评为省重点专科。
什么是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瓣狭窄(AS)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主动脉瓣狭窄发病率不断增长,多见于>65岁的老年人群,发病率约为2%~7%。
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瓣膜的钙化、增厚,从而导致瓣膜活动受限,心室收缩期有效的瓣口面积逐步减小。
如果把心脏比喻成一个房子,那么主动脉瓣就是心脏将血液泵入全身的一扇“大门”,主动脉狭窄时,这扇“大门”变形狭窄,打不开也关不上,导致外周器官供血不足。
在病情早期,左心室代偿性增厚,以提高收缩力,心排量基本正常,患者可无症状。而随着心肌代偿能力不断下降,心室舒张及收缩力越来越差,导致胸闷、黑矇、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
主动脉狭瓣窄怎么办?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均需积极治疗,当其逐渐进展并产生相应症状(胸痛、呼吸困难、晕厥)后,若不经治疗,约有50%的患者在两年内死亡。长期以来,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为主动脉瓣的标准治疗方式。
然而,约1/3的患者因其高龄、合并症、存在手术禁忌等原因无法进行这一手术,只能采用内科保守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而不能阻止疾病进展,死亡率极高。年,法国医生Cribier及其同事成功实施首例TAVI手术,为这类患者带来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什么是TAVI手术?传统的外科主动脉瓣置换需要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在体外循环支持心脏停跳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创伤较大。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是一种微创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不开胸,而是通过介入导管技术,仅穿刺股动脉的情况下,逆行将处理好的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位置,在不处理原瓣膜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恢复瓣膜功能。
TAVI手术操作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患者第二天就能像正常人一样下地活动。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外科技术之一,对于高危的患者,是更为合适的治疗策略。
融媒体记者:余俊周翊你还可以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