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预防 >> 关于护考的那些事

关于护考的那些事

 

目前+人已   

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法洛四联症、大血管错位。为先天性心脏病最严重的一种。   

无分流型(无青紫型):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和右位心。

十四、服用洋地黄药物的时候应注意(重点)

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不增加心肌耗氧。

(1)服用前测量脉搏或心率1min,若年长儿70次/分,婴幼儿90次/分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2)不能与其他药液同时服用,以免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引起中毒。   

(3)用药后监测心率和心律,注意心力衰竭表现是否改善。   

(4)应用利尿药物时,应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防止低钾诱发药物中毒。应多进食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橘子等,暂停进食钙含量高的食物。   

(5)密切观察,如出现心脏反应(心律失常)、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神经系统反应(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提示可能是药物中毒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

洋地黄中毒:三大表现—消化(最常见)、心血管(最严重)其中最常见的是室早二联律。神经(视觉)。

十五、昏迷分期

一期(前驱期)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的特点为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病人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较缓慢。脑电图多数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的特点以精神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伴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痉挛及Babinski阳性、扑翼样震颤,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   

三期(昏睡期)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的特点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神经系统体征持续或加重,多呈昏睡状态,但可唤醒,可应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四期(昏迷期)肝性脑病患者,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脑电图明显异常。

十六、COPD表现

(1)慢性咳嗽、咳痰,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急性发作伴有细菌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2)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

十七、潮式呼吸

即陈-施呼吸:一种呼吸节律的改变。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到浅慢,之后经过一段呼吸暂停,再开始如上的周期呼吸。

潮式呼吸:周期长30秒~2分钟,暂停5~30秒,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某些中毒,如糖尿病酮中毒、巴比妥中毒等。

十八、常见卧位

1.被迫卧位:减轻疼痛或治疗需要

2.仰卧位:昏迷或麻醉患者

3.中凹卧位:头高10~20°下肢20~30°,抗休克,利于呼吸改善缺氧,下肢抬

高增加心脏排量)。

4.端坐卧位:病人坐位跨床桌放在前,床头摇起70°~80°膝下成15°~20°(用于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极度呼吸困难)

5.去枕仰卧位:枕头立床头,头偏一侧,双腿自然放(用于麻醉未醒,椎管或腰椎穿刺术后6-8h,用于防止颅内压降低引起的头痛)。(麻防吐,穿68,防低压)

6.半坐卧位:床头摇高30°--50°膝下摇高防止身体下滑(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胸腹部盆腔手术或有炎症的患者、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某些面部以及颈部手术的患者、疾病恢复期体制虚弱的患者)

7.头低足高位:病人仰卧床尾抬高15-30cm、(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肠胆

引流、妊娠是胎膜早破脐带脱垂、跟骨胫骨骨折重力反牵引)

8.头高足低:病人仰卧床头抬高15-30cm(颈椎骨折反牵引、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9.侧卧位:肌肉注射时病人应该采取的卧位:上腿伸直,下推弯曲

10.膝胸卧位:子宫后倾和胎位不正,法络四联症缺氧

11.左侧卧位:结肠造口术后患者

12.右侧卧位:新生儿哺乳,阿米巴样痢疾

13.健侧卧位:肺全切患者,产妇会阴侧切患者

14.患侧卧位:气胸胸痛的患者,结石碎石后的患者,颅底骨折患者

15.屈膝侧卧位:急性胰腺炎患者

十九、各种脉搏

1.速脉:脉律≥次/min,常见于发热、甲亢、休克、大出血前期的病人

2.缓脉:脉率<60次/min,常见于颅内高压、房室传导阻塞等。

3.间歇脉:常见于各种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等。

4.脉搏短绌:脉率<心率,常见于房颤

5.洪脉:常见于高热、甲亢等

6.丝脉:又称细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等。

二十、无菌原则

1、无菌技术原则

2、无菌物品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无菌包打开后有效期24小时

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4小时)。

3、无菌持物钳:

1)消毒时消毒液浸没轴节上2-3cm,或持物钳的1/2处

2)使用时前端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前端始终保持向下,

3)使用完毕应闭合前端,垂直放回容器内

4)不能夹取未经消毒灭菌的物品、不可夹取油纱或换药

5)不可用手触及消毒液浸泡部分

6)取远端物品时应该将容器一同搬移使用

4、带无菌手套:未带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已带手套的手不可触及里面,如果发现手套破损或者被污染应该及时更换

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和人际沟通都是比较简单且必考的题目,大家一定要把送分题都正确无误的写出来。小编也是这么熬过来的。

二十一、毒蛇咬伤病人的护理

1、毒蛇咬伤后的主要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肢体肿胀,并向肢体近端蔓延,伤口周围有大片瘀斑、血疱甚至局部组织坏死,有淋巴结肿大。

2、毒蛇咬伤后的主要治疗措施:立即在伤口近端环形缚扎伤肢,延缓毒素吸收扩散;尽快局部清创排毒,全身应用蛇药、抗蛇毒血清等中和蛇毒。

3、毒蛇咬伤的急救措施:

(1)镇静:病人切勿惊慌奔跑,以免加速蛇毒的吸收和扩散。

(2)环形缚扎:立即在伤口的近心端10cm用止血带或布带等环形结扎。

(3)伤口排毒:大量冷水冲洗伤口,用手自上而下向伤口挤压。伤口冲洗后,用锐器在咬痕处挑开,深达真皮下,扩大创口排出蛇毒。血液毒蛇咬伤者禁忌切开,防止出血不止。

(4)转送病人:伤肢不宜抬高。

(5)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局部降温可减少毒素吸收速度。

(6)解毒措施:胰蛋白酶有直接分解蛇毒的作用,可在伤口四周做局部浸润或在伤口上方作环状封闭。

二十二、医院常用的外文缩写及中文意思

sos需要时(限用一次)bid每日二次id皮内注射

prn必要时tid每日三次H皮下注射

St立刻qid每日四次im肌内注射

biw每周二次q4h每4h一次iv静脉注射

qn每晚一次q6h每6h一次ivgtt静脉滴注

qm每晨一次am,AM上午ac饭前

hs临睡前pm,PM下午pc饭后

qod隔日一次12n中午12点po口服

qd每日一次12mn午夜12点DC停止

二十三、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1.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

临床表现:以大隐静脉曲张、左下肢多见,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蜿蜒、扩张迂曲。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1)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病人平卧,抬高下肢排空静脉,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后让病人站立,若出现自上而下的静脉逆向充盈则提示瓣膜功能不全

(2)深静脉通畅试验:用止血带阻断大腿浅静脉主干,若在活动后浅静脉曲张更明显张力增高,甚至出现疼痛,表示深静脉不通畅

(3)交通静脉瓣膜功能:病人仰卧,抬高下肢,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然后从足趾向上至腘窝缠傅第一根绷带,在自止血带出缠绕第二根绷带,让病人站立一边解下第一根绷带,一边解下第二根绷带,如果在第二根绷带的间隙出现了曲张静脉,则意味着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2.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最可靠地方法为:下肢静脉造影

3.治疗最根本有效的方法为:手术治疗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时:预防肺栓塞的措施:严格卧床两周,禁止按摩下肢,防止血栓脱落

4.血管闭塞型脉管炎主要侵袭:下肢中小动静脉,以小动脉为主,好发于青壮年

5.血管闭塞型脉管炎临床分期:

1)局部缺血期的主要表现,间接性跛行,因血管痉挛所致

2)营养障碍期: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甚,出现静息痛

3)组织坏死期:发生干性坏疽

6.双侧肢体对应部位皮肤温度相差2℃以上,提示皮温降低侧肢体动脉血流减少

7.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试验):病人平卧,患肢抬高70--80°,持续60秒,若出现麻木苍白、疼痛、或蜡黄色者为阳性

8.血栓闭塞型脉管炎的护理措施

1)控制或者缓解疼痛:戒烟、肢体保暖(避免直接给患肢加热)

2)预防或者控制感染:

3)促进侧肢循环提高活动耐力:多走路、指导病人进行Buerger运动

9.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平卧,穿刺点加压包扎24小时,患肢制动6--8小时,静脉手术后抬高患肢30°,制动一周,动脉手术后患肢平放、制动2周

(2)术后观察肢体远端血运状况,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的状况

写了好多知识点,可远远不止这些,掌握了知识点之后就一定要采用题海战术,所谓见多识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一定要抓紧时间啊~只有三个月就是护考!最后小编祝所有实习护士们都可以顺利通过~

来源:网络(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长按下面







































全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中科白癜风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zz/11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