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动脉根部病变治疗专科医院 >> 主动脉根部病变症状 >> 张小明主动脉弓部分支支架进展一览

张小明主动脉弓部分支支架进展一览

 

主动脉弓部疾病的腔内修复手术相较于开放及杂交手术,具有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逐渐成为主动脉弓部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年9月19~20日,在第四届中国血管大会(CVC)暨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年学术会议暨一带一路国际血管疾病峰会上,医院血管外科的张小明教授就主动脉弓部分支支架进展作了精彩的演讲。

累及主动脉弓部疾病的腔内修复治疗的方法包括烟囱技术、开窗技术以及分支支架等;其中分支支架的理念符合主动脉弓部解剖结构的修复,有其本质上的优势。近年来,对于主动脉弓部分支支架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其相应的临床研究也公布了早中期结果。

主动脉弓部分支支架进展

Bolton主动脉弓分支支架(Z0):包括单分支(图1)和双分支(图2);其中单分支支架使用时需要行颈动脉-颈动脉转流,选择性进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转流。年,RiambauV等报道了9个中心,26例应用该款双分支支架的早期研究结果,包括动脉瘤22例,动脉夹层4例;技术成功率为%;术中4例出现并发症,包括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覆盖、1例左颈总动脉夹层、1例左心室穿孔、1例卒中死亡(3.8%);术后2例发生I型内漏(7.7%)。年,Martin等报道了单中心15例应用该款双分支支架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其中院内死亡(心肌梗死+脑梗)1例、致残性脑梗死1例、非致残性脑梗死2例、I型内漏1例、非主动脉相关死亡4例,主动脉相关生存率%。年,Ciro等报道了单中心7例应用该款双分支支架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技术成果率%、围手术死亡2例(术后72h脑梗死导致呼吸衰竭死亡1例、升主动脉夹层逆撕死亡1例),无其他相关并发症。

图1.Bolton主动脉弓单分支支架图2.Bolton主动脉弓双分支支架Cook主动脉弓分支支架(Z0):第三代为内烟囱设计,其中无名动脉连接定制分支(14F),颈动脉连接Fluency或Vaibahn支架(图3)。年,Lioupis等报道了该主动脉弓双内嵌式分支支架治疗弓部动脉瘤的早期结果:技术成功率为83%,30天死亡率为13.2%;1例出现I型内漏(经瘤腔内栓塞后治愈)、1例患者因无名动脉重建失败而出现卒中、1例小脑梗死。年,Haulon等报道了38例接受该款支架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技术成功率为84.2%,4例行早期二次干预、6例发生早期脑血管并发症、11例发生内漏;平均随访12个月,无动脉瘤相关死亡事件,1例I型内漏、3例再次干预、2例脑血管事件。年,Spear等回顾性分析了多中心27例应用该款支架的患者情况:技术成功率为%,30天内无死亡事件;3例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平均随访12个月,1例死于远端胸腹主动脉瘤破裂、3例II型内漏。年,Nikolaos等报道了单中心应用该款支架治疗主动脉弓退行性病变、降主动脉瘤、夹层、假性动脉瘤、穿透性溃疡疾病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其中共包含54例患者(男性38例):技术成功率为98%、30天死亡率为5.5%;小卒中事件发生率为5.5%、早期支架相关再干预率为5.5%、非支架相关再干预率为16.7%、内漏发生率为3.7%。图3.Cook主动脉弓分支支架Medtronic主动脉弓分支支架(Z2):输送系统操作简单,定位精准(图4)。年,Roselli等发表了该支架的早期研究:技术成功率为%、术后30天通畅率为%;小卒中事件发生率为33%;术后1年随访期间无死亡、左上肢缺血、截瘫、动脉瘤破裂、开放手术或二次介入手术等发生;该研究将持续至术后5年;年4月研究扩大至7个中心,预计多纳入24例患者。图4.Medtronic主动脉弓分支支架Gore主动脉弓分支支架(Z2-Z0/1):为反向烟囱设计(图5),应用于Z1/0区域时需选择性转流(图6)。年,Patel等报道了首批应用于Z2区的22例患者的早期临床研究结果:技术成功率为%、术后30天死亡率为0;主体与分支支架通畅率为%、4例I型内漏、2例II型内漏和1例III型内漏,术后30天随访时所有I型和III型内漏均消失;术后2天出现1例右下肢轻瘫,2天后康复。图5.Gore主动脉弓分支支架图6.Gore主动脉弓分支支架应用示意Endospan主动脉弓分支支架(Z0/1/2):由两部分组成,远端主体和分支+近端主体(图7)。M.Lachat在莱比锡国际大会上公布了该支架系统的早-中期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图7.Endospan主动脉弓分支支架Castor单分支支架(Z2):为一体化结构,避免内漏和远期移位的发生(图9)。年4月开始的临床研究,共纳入11家中心73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7.26%(2例失败的原因是术中分支支架定位不准确)、12个月分支支架通畅率为87.01%;假腔血栓化程度为%;支架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0%、全因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为5.48%。图9.Castor单分支支架总 结

令人欣喜的是上述所提到主动脉弓分支支架的早期临床研究数据良好,但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少且无长期随访结果,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目前,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仍然是主动脉弓部疾病治疗的难点和重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mkb.com/wacs/13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