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发育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腮弓型主动脉系统以及哺乳型主动脉系统。
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主动脉弓及其分支血管的形成逐渐由早期的腮弓型主动脉系统发育为哺乳型主动脉系统。
腮弓型主动脉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主动脉囊、6对弓动脉以及背侧主动脉。主动脉囊最终将形成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6对弓动脉通过部分发生退化移位后逐渐形成主动脉弓及头臂血管,背侧主动脉则形成降主动脉。
腮弓型主动脉系统向哺乳型主动脉系统发生转变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1.部分弓动脉退化;2.部分弓动脉及节间动脉移位;3.主动脉整体下降入胸腔。
6对弓动脉发生转变:
第1/2对弓动脉最早出现并迅速发生退化;第3对弓逐渐构成颈动脉;第4对弓左右存在一定差异,右侧形成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而左侧形成主动脉弓;第5对弓动脉完全消失;第6对弓动脉形成左右肺动脉(动脉导管)。其中3/4对弓动脉在发育过程中起始部逐渐移位靠近,第7对节间动脉向近心端移位形成锁骨下动脉。
腮弓型主动脉系统向哺乳型主动脉系统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Edward双主动脉模型。正常主动脉弓:右侧第四对弓动脉远端背主动脉退化消失,自近到远为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图A);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右侧第四对弓动脉近端退化消失,自近到远为升主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图B);镜面右位弓:左侧第四对动脉弓远端背主动脉退化消失,自近到远为升主动脉——左无名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图C);右位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左侧第四对动脉弓近端退化消失,自近到远为升主动脉——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图D);双主动脉弓:无退化消失,2条主动脉弓包绕气管及食管,自近到远为升主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图E)
其余分支变异还包括:孤立锁骨下动脉、左右动脉导管、颈位主动脉弓等。主动脉弓的发育较为复杂,部分血管的发育过程至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图片来源:朱晓东,心脏外科基础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
心外七科洪建茂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