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可以订阅我们哦!
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无明确诊断的哮喘病史,本次以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咳嗽咳痰,伴咯血起病,胸部影像学检测提示肺部感染病灶及胸腔积液。
最初诊断往往考虑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外院及第一次本院住院治疗期间均经验性给予抗生素充分抗感染,患者症状可缓解,但影像学提示病灶无吸收反而进展,出现空洞。并且患者无急性感染起病症状,包括发热、畏寒、寒战,黄脓痰等,继而考虑特殊菌感染,包括真菌感染。
患者有长期吸烟史,需排除基础疾病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经肺功能检查示轻度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舒张试验阴性,基本不支持慢阻肺的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反复喘息12年余,需考虑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进而行相关检查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外周血曲霉菌抗体及总IgE抗体升高,其中总IgE抗体水平显著升高,肺部影像及支气管镜检查并病理活检证实真菌菌丝及孢子。因此明确诊断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通过口服糖皮质激素及抗真菌药患者症状控制稳定,肺部影像病灶阴影较少,证实治疗有效,患者在后续长期随访中偶有症状反复,继续糖皮质激素及抗真菌药治疗可缓解,而新出现的心血管方面症状需要与ABPA疾病本身引起的症状鉴别及治疗。本例患者老年男性,长期吸烟史,故需警惕心血管方面合并症,需要同时处理,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主诉及病况介绍1患者信息患者男性,75岁,退休人员,广东人,因“反复喘息12年余,胸痛,咳嗽、咳痰1月余,咳血丝痰7天。于年3月24日入院。
2病况介绍患者于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侧胸痛,为隐痛,咳嗽时疼痛加剧。医院就诊,诊断为“肺部感染、双侧胸腔积液”,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后,胸痛缓解后出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再发胸痛,性质同前,伴咳嗽,咳痰,为白色粘液痰,随后痰中出现暗红色血丝,量少,晨起明显,伴活动后气促、全身乏力。
医院住院治疗,予抗感染(美洛西林舒巴坦28/2-10/3、盐酸万古霉素1/3-10/3、盐酸莫西沙星14/3-18/3、盐酸克林霉素14/3-20/3)、祛痰、强心、利尿、扩冠及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胸痛、咳嗽症状明显缓解,偶有咳痰,为白色粘液痰,无带血丝,但20/3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中、下叶及左肺上叶舌段炎症,范围较前进一步增多,伴右肺中叶不张及空洞形成,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遂入我院进行进一步诊治。自起病开始,患者神清、精神欠佳,胃纳欠佳,二便如常。近1个月体重下降3公斤。
3既往史年2月外院住院时诊断‘冠心病’,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规律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有输‘白蛋白史’。
4个人史、家族史吸烟50年,1包/天,戒烟半年,家族史无特殊。原籍出生长大,无疫区接触史,无冶游史。家族史无特殊。
5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9/61mmHg。双侧胸廓对称,呼吸节律两侧对称,触诊语颤正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稍弱,双肺底可闻少许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未及包块,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存。
6辅助检查入院前检查-2-18
医院胸部CT示:右肺感染,右侧胸腔少量积液,BNP.6pg/ml,CRP28.78mg/L;医院血常规白细胞18.1*10^9/L,血肌酐.0umol/L,白蛋白28.9g/L;-2-28心脏彩超:EF:49.1%。1、主动脉瓣退行性变2、心舒张功能减退,左心收缩功能减退,室壁运动欠调节3、二尖瓣口返流(轻)、三尖瓣口返流(中)。
-3-13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扩张征象,可及之处未见明显粘膜改变,刷检无阳性结果。
-3-20
胸部CT:1、右肺中、下叶及左肺上叶舌段炎症,范围较前进一步增多,伴右肺中叶不张及空洞形成,右肺下叶节段性不张。2、双侧胸腔积液,均较前减少。3、纵隔内多发稍增大淋巴结。4、右肺上叶尖段钙化灶。主动脉硬化。5、肝、双肾多发囊肿。
入院后检查-3-25血常规:
异常项目指标白细胞7.80*10^9/L红细胞4.49*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cx3生化八项:
异常项目指标葡萄糖6.24mmol/L尿素氮8.4mmol/L二氧化碳31.2mmol/L凝血四项:
异常项目指标纤维蛋白原5.89g/LPTT比率1.2心梗鉴别六项:谷草转氨酶:45.0U/L;
血浆D二聚体:ng/mlFEU;
血气分析:
异常项目指标pH值(测定)7.二氧化碳分压(测定)49.3mmHg氧分压(测定)79.0mmHg肝功八项:
异常项目指标谷丙转氨酶58.4U/Lγ-谷氨酰转肽酶72.0U/L免疫八项:
异常项目指标免疫球蛋白M2.30g/L补体C40.g/Lβ2-微球蛋白4.31mg/LB型钠尿肽前体.20pg/mL真菌抗原两项:
异常项目指标曲霉菌抗原检测1.22ug/L隐球菌抗原检测4.ug/L血传播八项、尿常规、PCT、真菌1-3-B-D葡聚糖定量G试验、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诊治经过1第一阶段结合外院CT右中下肺阴影,右肺中叶不张、伴空洞考虑感染性病变,不排除真菌感染,给予头孢吡肟抗感染治疗,并予强心利尿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一周后咳嗽、咳痰、气促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出院继续口服头孢呋辛抗感染,1周后呼吸科门诊随访。
2第二阶段-4-7
入院复查,患者近一周仍间中有咳嗽,无咳血丝痰,胸片示右中肺炎症并含气不全,未除外局部小空洞形成。复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率:11.4%,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FENO):59ppb;结核菌涂片检查:未发现抗酸杆菌;专项变异原: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白假丝酵母/交链孢霉/蠕孢霉(mx2):0.46kU/L;曲霉菌抗原检测:0.ug/L;总IgE(TIgE):kU/L
-4-12
胸部CT提示:1.右中下肺感染性病变(与胸片比较,病灶较前减少),建议治疗后复查。2.右上肺尖少许纤维钙化灶。3.肝脏多发囊肿。4.胰腺小钙化灶。
-4-14
纤支镜活检(右中叶外侧段)送检纤维组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坏死,肉芽组织增生,并见少许真菌菌丝及孢子,组织改变为曲霉菌感染。特殊染色:GMS(+)、PAS(+)、革兰氏(-)、抗酸(-)。患者专项变异原烟曲霉阳性,病理见真菌菌丝及孢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比例20%;总IgE升高kU/L,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断明确,加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改用头孢他啶继续抗感染,护肝、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
/图1右中下肺感染性病变,伴右肺中叶不张及空洞形成,右肺下叶节段性不张。/
-4-19
肺功能示:1.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吸入Ventolinug,FEV1上升12%,绝对值增加ml)。3.弥散功能中度下降。
-4-21
复查胸片:1.拟右中肺感染性病变并含气不全,拟病灶较前稍缩小,未除外局部空洞形成;2.右上肺尖段小钙化灶同前;3.主动脉硬化。
复查总IgE(TIgE):kU/L,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缓解,无发热、胸闷不适,病情稳定,予出院带药继续口服伏立康唑mg每天两次,泼尼松15mg每天一次,定期呼吸科门诊随访。
明确诊断: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
随访记录1随访一-4-21至-6-3患者病情稳定,定期呼吸科复诊,无咳嗽、咳痰,无胸痛、胸闷、心悸,无恶心、呕吐等。
-05-18肺功能: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复查胸部CT平扫示:1.考虑右中下肺感染性病变(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较前吸收减少;2.右上肺尖少许纤维钙化灶同前;3.肝脏多发囊肿;4.胰腺小钙化灶。继续口服伏立康唑抗真菌,及口服激素并护肝等治疗,继续定期呼吸科门诊随访。
2随访二-7-4复诊,患者1周前再次出现咳嗽咳痰,咳出少许白痰,无畏寒发热。-7-6患者出现咳嗽咳痰伴咯血,鲜红色血痰,约4ml。
复查凝血功能正常。粪便、尿常规正常。D二聚体(ELISA法):ng/mlFEU。血常规:白细胞:11.0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8.8%,嗜酸性粒细胞比率:3.1%,红细胞:4.22*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肝功能γ-谷氨酰转肽酶:84.4U/L。尿酸:.7umol/L,CRP:6.79mg/L。心梗六项:乳酸脱氢酶:.7U/L。降钙素原检测(荧光定量法):0.05ng/mL。真菌1-3-B-D葡聚糖定量G试验:10pg/mL。伏立康唑血药浓度:1.34ug/mL。
肺CTPA,结果回报:
1.右中肺感染性病变并右中肺外侧段含气不全大致同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请结合临床。
2.右下肺后基底段炎症较前增多,新增左上肺下舌段及左下肺多发炎症,右下肺后基底段及左上肺下舌段轻度支扩。
3.右上肺尖段少许纤维钙化灶同前。
4.右下肺后基底段一亚段以上分支肺动脉局限性不完全栓塞。
5.胸主动脉硬化,附壁多发血栓及小溃疡形成。心内科会诊示:确诊主动脉溃疡,建议转入心内科、行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拒绝行手术治疗后出院,继续呼吸科门诊随访及治疗。
3随访三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痰1周,咳出少许白痰,无畏寒发热,无咯血,于-8-10入院复诊。
查体:呼吸节律两侧对称,触诊语颤正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复查血常规:白细胞:9.3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2.8%,嗜酸性粒细胞比率:3.6%,中性粒细胞数:5.9*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0.33*10^9/L;血生化:血沉:50mm/h;D二聚体(ELISA法):ng/mlFEU;超敏CRP:10.86mg/L;总IgE(TIgE):kU/L。
ABPA诊断明确,继续予泼尼松、伏立康唑治疗。咳嗽、气促症状明显缓解-08-14肺功能示:肺通气功能在正常范围。出院带药,并继续门诊随访治疗。
经验分享这是一例值得与同道分享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病例。ABPA临床病程分为5期(急性期、缓解期、复发加重期、激素依赖的哮喘期、肺间质纤维化期),但并非所有患者均经过5期的临床病程。
哮喘患者中合并ABPA并不少见,本例患者虽无明确诊断哮喘病史,且本次发病无明显喘息症状,但患者有反复喘息史12年,存在明确的影像学和血清学证据,诊断明确。经过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
回顾该患者病史本次可能为复发加重期(但初次急性期起病未明确)。ABPA疾病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症状不典型期对于疾病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需经过治疗后随访观察、动态监测,如血清IgE水平、血嗜酸粒细胞炎症、影像学变化等。ABPA患者可存在不同合并症(细菌感染引起急性加重、合并基础疾病等),针对不同的合并症需同时干预和治疗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朱政马冉
?编辑:小南
?单位:广州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查看往期精彩病例疑难病例诊治分享:患者得了什么病?
病例分享:多发转移癌治疗
发作性睡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朱政马冉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