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动脉夹层?我们先以一张简单的图片认识它。
主动脉夹层(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壁的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的中层而形成夹层假腔,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并在动脉内形成真、假腔。从而导致一系列包括胸背部撕裂样疼痛的表现。因主动脉掌管全身血液的进出,是人身体内最主要的血管通路,一旦破裂出血就会出现急性大失血休克,产生极为严重的临床后果,短时间内即可危及生命。根据主动脉夹层内膜裂口的位置和夹层累及的范围,目前临床上主要有DeBakey及Stanford两种分类方法。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指内膜破裂口常位于主动脉峡部,扩展累及降主动脉或延伸至腹主动脉,但不累及升主动脉,这也是介入科可以通过微创的手术方式大显身手之处。
既然知道了此疾病的凶险,那我们再来了解下诱发此类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主要症状。
1.高血压
2.主动脉壁结缔组织的遗传缺陷
3.外伤
4.动脉粥样硬化
5.吸烟、炎症反应、妊娠、高龄等因素都可引起此疾病的发生。
当大家都知道了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也就能从此病的根源上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但怎样初步判断怀疑患有此类疾病也是早期及时就诊并引起重视的关键环节。绝大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会出现突发的胸部、背部或腹部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烈疼痛,胸痛可放射到颈、臀部,与急性心肌梗死相类似,给予强烈镇痛药物亦未能减轻疼痛;腹部疼痛易与急腹症相混淆,但夹层病例很少出现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监测血压会出现双上肢血压不相等。
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切莫惊慌,因为您的情绪将直接影响血压的变化。应保持情绪稳定,并及时来院诊治。超声检查是发现夹层或动脉瘤结构快捷方便的首要筛查手段,CTA(CT血管造影)则是更高准确率的检查,几乎可以替代DSA(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应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影响信息技术,通俗的表述即像实时拍视频)作为术前制定介入治疗方案的可靠依据,可以显示病变的全貌,是较好的无创检查方法。
整个手术过程病人基本无主观的感觉,不需要全身麻醉开刀手术,只要在局部麻醉下,于大腿根部穿刺股动脉后,通过导管导丝技术,交换入覆膜支架输送系统到达病灶部位释放覆膜支架封堵主动脉内膜破口,阻断血液通过主动脉壁内膜破口进入血管中层乃至外层,恢复主动脉真腔正常的血流动力流向。术后患者在大腿根部仅留有3-4mm的穿刺伤口,回室给予动态监测血压,24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但应注意活动强度。术后4-5天即可出院静养,避免重体力劳作,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坚持按医嘱服用降血压药物,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复查CTA,以了解主动脉夹层愈合情况,如病变愈合较好,则患者可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医院血管与肿瘤介入科是国内最早开展介入治疗的单位之一。
李麟荪教授是国内介入医学的创始人之一,年被授予中国“介入杰出贡献奖”,年荣获“亚太心血管介入放射学会金牌奖”。
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施海彬教授,是中华医学会介入放射专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国家卫计委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和肝癌诊治专家委员会成员、江苏省介入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介入医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擅长脑血管疾病、主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病、梗阻性黄疸、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肝癌等肿瘤的介入治疗。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10人。有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1名,重点人才1名。国际上绝大多数介入治疗项目我院均已开展,部分项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介入科现有2台大型DSA机器,可进行各种血管性疾病和肿瘤的介入治疗。有独立的病房,开放床位42张,床位使用医院平均水平。
介入专家门诊时间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上午
施海彬
杨正强
刘圣
冯耀良
王杰
下午
冯耀良
王杰
施海彬
刘圣
杨正强
当前时间: